[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214.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华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铰链,具体地说,指家具装配中用到的一种新型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关于铰链的的原结构产品存在着各种缺陷,如德国的专利EP1978195A1,小齿轮与大齿轮之间的离合力采用弹片的弹力,不够稳定而且弹片很容易断裂,整个铰链的上下盖片外侧采用胶壳保护,容易老化,脱位。而日本科优公司的铰链产品同样有以下缺陷:两夹板零件,材料为2.0mm冷板;有两处留料太少,强度弱,承受力小,容易扭曲变形。零件在热处理加工时,硬度太高,零件太脆,易断裂;硬度太低,零件太软,易扭曲变形。大,小齿轮零件采用粉沫冶金材料,小齿轮受力时,受力点全部作用在小齿轮上,对小齿的强度,材质要求高,较难保证产品品质,易出现断裂;两夹板零件对热处理工艺要求高,难以控制,易出现品质问题。两塑胶外壳零件,原设计有挡住小齿轮起定位作用。但是塑胶易老化,强度低,容易造成小齿脱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铰链,包括上盖片和下盖片,设置在上盖片和下盖片之间并同轴于上下盖片的大齿轮,紧贴大齿轮设置的卡片及垫片,与大齿轮轮齿侧端邻接的一端手柄,一端手柄连接端为扁平状;上盖片、大齿轮、卡片及垫片、下盖片由另一端手柄上突出的螺钉串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一端手柄连接端与大齿轮结合处设置有一V型槽,槽内设置有相匹配的小齿轮,小齿轮与槽内一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所述上盖片、一端手柄连接端、垫片、下盖片上均设置有螺孔,并通过铆柱串接固定;所述小齿轮上设置有轴孔,所述上盖片和下盖片上对称的设置有滑槽或者槽孔,小齿轮轴穿过轴孔并嵌在上盖片和下盖片之间的滑槽或者槽孔之间。
所述大齿轮上设置有凸圆台,所述卡片套接于凸圆台上,所述大齿轮上还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垫片同样设置有与一端手柄连接端相匹配的V型缺口,并在缺口的相对端设置有与卡片外圆侧面相匹配的凸起,并与卡片一起相应的套接在大齿轮圆凸台的外围,所述卡片的环侧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凸起。
所述大齿轮呈对称的形状,所述卡片及垫片对称的分布于大齿轮的两侧。
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的轮齿啮合。
所述的上盖片和下盖片的相对周边设置有凸筋。
所述一端手柄连接端V型槽面为弧面,相接触小齿轮侧面为相吻合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较优的方式是外壳零件周边有加强筋,并采取加硬处理工艺。承受力增大,强度好,耐用,不容易变形。零件大齿轮与小齿轮配合方式可靠。由于两外壳零件周边有凸筋,组合在一体形成闭合,零件由大齿轮、小齿轮、卡片和齿轮轴设计和组装,是以上盖片和下盖片的中孔为基准,产品组装后,一致性好,运转灵活,可靠。大齿轮作用力在整个结构片上成为受力整体承载力大。本实用新型还有改进大齿轮和小齿轮的离合方式。大齿轮零件上的凸点碰撞卡片,卡片零件碰撞小齿轮上的小齿铆柱,此时小齿轮及小齿轮铆柱在上盖片,下盖片的腰孔内猾动,大齿轮,小齿轮脱离。大齿轮与小齿轮脱离后向反向转动,零件上的另一凸点碰撞卡片零件的另一侧,卡片与小齿轮及小齿轮铆柱分离,此时小齿轮和小齿轮铆柱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沿上盖片,下盖片零件的腰孔滑动回到初始位置,大齿轮,小齿轮重新配合。此离合方式一种机械碰撞方式,动作稳定,可靠。大齿轮,小齿轮在运动受力时,小齿轮整个弧面与直角手柄弧面接触,受力面大,不易碎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产品小齿轮与一端手柄V型槽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华,未经郑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釜搅拌器底轴承改进结构
- 下一篇:螺旋纹植绒软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