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8957.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平;马雪元;陆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47 | 分类号: | C03B9/347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模具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大量见诸,并且不乏用于制作红酒瓶、啤酒瓶或类似的瓶子的玻璃模具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1729753U(制造玻璃容器用的模具)和CN201746442U(制作玻璃容器用的模具)。
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玻璃模具的专利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通弊:即均为单模结构,所谓的单模结构是指一对瓶半模均只有一个半模腔,而由于只有一个半模腔,因此造成制造瓶子的效率低下。
本申请人认为,之所以一副由两半模构成的用于制造如前述的红酒瓶或啤酒瓶等的模具均千篇一律地表现为单模结构,是因为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设计思路受传统的设计理念束缚所致。除此之外,还通常认为单模结构基本上可以保证散热效果,有利于瓶子的成形。但是,对于单模结构的玻璃模具的失大于得的深层次问题迄今为止几乎无人探析,所谓的深层次问题如制造瓶子的效率低、制作模具的材料浪费大并且消耗的能源在,既不利于高效化生产,也不利于体现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经济精神。
鉴于上述情形,本申请人站在挑战传统设计理念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有利于显著节约原材料并且体现节约能源的玻璃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玻璃模具结构,包括一对彼此配合的并且形状和构造相同的瓶半模,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瓶半模各具有一第一瓶半模腔和一第二瓶半模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瓶半模上并且围绕瓶半模的半圆弧方向各间隔开设有一组通风孔,该组通风孔自瓶半模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瓶半模的背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散热片,相邻散热片之间构成为通风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片自所述瓶半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偏见而将一对瓶半模各设计成具有第一瓶半模腔和第二瓶半模腔的结构,因而可以显著提高对瓶子的制造效率、节约制作模具的材料,并且体现理想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对形状、大小以及构造相同的瓶半模1,在使用状态下,该对瓶半模1的合缝面15彼此配合,为了保障彼此的配合效果,在其中的一个瓶半模15的合缝面上构成有合模凸缘151,而在另一个瓶半模1的合缝面15上构成有合模凹槽152,合模凸缘151与合模凹槽152以榫卯效应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对前述的一对瓶半模1各设计有一第一瓶半模腔11和一第二瓶半模腔12,第一、第二瓶半模腔11、12彼此纵向并行并且形状相同。由图所示,第一、第二瓶半模腔11、12由位于第一、第二瓶半模腔11、12之间的分隔突缘16分隔,该分隔突缘16实质上担当了又一合缝面的作用。如此设计是申请人在克服了技术偏见的前提下产生的。
在一对瓶半模1上并且围绕瓶半模1的半圆弧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向瓶半槽1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通风孔13,以及在各瓶半模1的背部即背对第一、第二瓶半模腔11、12的一侧同样以间隔状态延伸有一组散热片14,相邻散热片14之间构成为通风槽141。优选地,一组散热片14同样自瓶半模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优选地,还可在瓶半模1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围绕第一、第二瓶半模腔11、12的部位开设一组散热孔17。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貌似简单,但不失为是一种极致的设计,因为能够客观地体现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并且这些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申请提出以前恰恰是被业界所忽视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伟恒模具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8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玻璃容器用的模具
- 下一篇:适用于转底炉生产的高炉污泥烘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