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7912.1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用于背光模组的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应用于使用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以提供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目前常见的背光模组大致分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其中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可参见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为201033694的专利。
图1是现有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10以及配置在背板110的上表面112的多个光源组件120。每一光源组件120包括电路板122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124。发光二极管124配置在电路板122上并电连接至电路板122。此外,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还包括驱动单元(图未示),其位于背板110的下表面,并通过多条信号传输线132电连接至电路板122。具体而言,电路板122设有连接器123,而信号传输线132的一端连接至插头133,此插头133插入连接器123内,以使驱动单元电连接至电路板122。
然而,由于连接器123的尺寸较小,所以不易将连接器123准确地接合进电路板122的对应线路中。此外,由于每一光源组件120的连接器123都需连接一个插头133,且每一插头133连接有多条信号传输线132,导致现有技术的信号传输线132数量过多,所以需花费较多时间来整理这些信号传输线132。因此,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的组装效率较差。此外,在整理信号传输线132时易造成信号传输线132受损而需更换,因而提高成本。另外,背板110的边缘亦需预留充足的空间来容纳这些信号传输线132,导致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0的边缘宽度无法有效缩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模组,其具有易于组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组,其包括底板、连接元件以及光源组件。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沟槽。连接元件嵌入沟槽内,连接元件具有突出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连接部、突出于第二表面的第二连接部以及从第一连接部延伸至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电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光源组件配置在第一表面,并连接第一连接部,光源组件具有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的第二电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插槽,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插槽,第一电连接部从第一插槽延伸至第二插槽,且光源组件插入第一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及点光源。基板具有插入第一插槽内的连接端,且第二电连接部设置在该连接端处。点光源配置在基板上,且电连接至基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组还包括驱动单元,其插入第二插槽内并电连接至第一电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组驱动单元包括电路板,此电路板具有插入第二插槽内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具有第三电连接部,且第三电连接部电连接第一电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单元还包括电源连接部,配置在电路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与第三电连接部分别包括多个导电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插槽的槽口方向与第一表面朝向不同方向,第二插槽的槽口方向与第二表面朝向不同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元件还具有翼部以及弹性卡件,弹性卡件用以穿过沟槽,以与翼部夹持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翼部从第一连接部延伸出,弹性卡件从第二连接部朝接近翼部的方向延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组中,光源组件可直接通过连接元件电连接至驱动单元,而不需使用现有技术的信号传输线,如此不仅能提升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还能避免信号传输线受损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背板的边缘不需预留空间来容纳信号传输线,所以可有效缩减光源模组的边缘的宽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不需使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所以可避免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对应线路接合不易的问题。此外,驱动单元的电路板直接插接进连接元件内即可电连接至光源组件,所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光源模组的组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7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射流式气膜冷却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钻杆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