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107.7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涛;杨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正力联合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 代理人: | 陈立航;郭丽 |
地址: | 10006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连接器,该连接器可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实施桥梁结构后张预应力钢绞线或钢丝的长束连接,也可用于其他建筑领域中的预应力工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跨径连续预应力箱梁的广泛设计应用,原有的长束钢绞线或钢丝连接器存在诸多弊端,例如重量大,施工不方便,加工成本高,材料浪费等。因此,急待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连接器,用于连接钢绞线或钢丝。通过使用该连接器,施工方便,保证施工质量,节省工序,节约钢材,降低机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连接器,包括:支承垫块,所述支承垫块具有多个第一通孔;以及锚具,所述锚具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锚具的外周面,具有多个贯穿所述锚具厚度方向整个尺寸的凹槽,所述支承垫块和所述锚具是分体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支承垫块的靠近所述锚具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锚具的靠近所述支承垫块的一端形成有凹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越靠近所述支承垫块越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小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垫块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锚具呈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还包括夹片,所述夹片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还包括挤压套,所述挤压套用于安装到所述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体式连接器,所述支承垫块和所述锚具由钢棒制成。
上述分体式连接器,由于分体为支承垫块和锚具两部分,因此安装时单体重量减轻,施工方便。由于在锚具处增加了用于对挤压套进行限位的凹槽,使挤压套能精确定位,保证了施工质量,并且节省了挤压套单根临时绑扎定位的工序。由于采用分体结构,支承垫块和锚具可以分别采用对应直径的45号钢棒进行机加工,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和加工切削量,节约了钢材。并且,由于将以往的连接器的长孔变成了两个短孔,大大降低了打孔的机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分体式连接器中的支承垫块的剖视图。
图2A是该分体式连接器中的锚具的主视图。
图2B是该分体式连接器中的锚具的左剖视图。
图3是该分体式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分体式连接器1包括支承垫块2和锚具3。
支承垫块2由例如125~260mm的45号钢棒采用机加工方法制成。支承垫块2大体呈圆柱形。如图1所示,在剖视图中,支承垫块2呈大体梯形,其两个侧边从支承垫块2的上端(即,支承垫块2不与锚具3相配合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然后向内(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在支承垫块2的下端(即,支承垫块2与锚具3相配合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4。
在支承垫块2上,形成有多个通孔5。在图1中,通孔5的数量是10个,分别形成在支承垫块2的中心线处和以中心线为圆心的圆上。每个通孔5的内径从上到下是相等的,并且各通孔5的内径也是相等的。
锚具3也由例如125260mm的45号钢棒采用机加工方法制成。锚具3大体呈圆柱形。如图2A和2B所示,在锚具3上,在与支承垫块2上的通孔5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通孔6。通孔6在剖视图中呈梯形,其在锚具3的后端(即,锚具3与支承垫块2相配合的一端)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支承垫块2的通孔5的直径,小于在锚具3的前端(即,锚具3不与支承垫块2相配合的一端)的直径。各通孔6的尺寸也是相等的。
如图2B所示,在锚具3的后端,形成有凹部7。凹部7的直径(内径)略大于支承垫块2的台阶部4的直径(外径),从而当支承垫块2安装到锚具3时,台阶部4进入凹部7,以进行定位。
如图2A所示,在锚具3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槽8,用于限位。凹槽8贯穿锚具3沿前后方向(厚度方向)的整个尺寸,并且在主视图中呈开口向外(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的U形。凹槽8的数量与通孔6的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正力联合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正力联合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障警示器的支撑部结构
- 下一篇:公路桥梁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