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厨垃圾粉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4330.8 | 申请日: | 201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9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淞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虹灵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08 | 分类号: | B02C18/08;B02C18/18;B02C18/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粉碎机。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包括食用油脂、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固体残余物,餐厨垃圾不及时处理会变质、腐烂导致产生大量毒素,污染环境和人类健康,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粉碎直排法、填埋、肥料化处理、饲料化处理和能源化处理;通常会先将垃圾进行一下粉碎,尤其是粉碎直排法需要专业的圾粉碎机,即将餐厨垃圾通过垃圾粉碎机安装在水槽出水口下面,要处理食物垃圾时,将烂菜叶、剩饭剩菜和骨头等食物残渣倒进水槽的下水口,然后打开水龙头,启动垃圾粉碎机,约十几秒钟后,垃圾粉碎机通过电机带动磨盘高速离心旋转,把食物垃圾研磨成细小颗粒从下水道冲走,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这类垃圾粉碎机的刀盘容易受损,更换不易且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粉碎机,其切刀易于更换并可将混合的餐厨垃圾快速粉碎。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餐厨垃圾粉碎机,包括进料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腔体,所述粉碎腔体为敞口容器,该敞口容器中央设有旋转中心轴,中心轴外表面上均匀固定多条柱状小切刀,敞口容器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多条柱状大切刀,小切刀和大切刀之间形成粉碎垃圾的缝隙。
所述敞口容器上安装进料斗,进料斗出口处的容器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挡板。
所述柱状小切刀为三条,柱状大切刀为四条。
所述柱状小切刀和大切刀的高度为容器高度的2/3。
所述敞口容器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柱状大切刀固定在凹槽中。
所述敞口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固定有出料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小切刀和大切刀之间形成的缝隙粉碎垃圾,大切刀与敞口容器的内壁活动连接易于更换,大切刀为柱状,其四个竖棱均可以用来切碎垃圾,节约了成本;容器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挡板,使得骨头、纤维状等进料缓冲进入粉碎腔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粉碎腔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1-进料斗,2-粉碎腔体,3-旋转中心轴,4-柱状小切刀,5-柱状大切刀,6-挡板,7-出料口,8-电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餐厨垃圾粉碎机,包括进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碎腔体2,所述粉碎腔体2为敞口容器,该敞口容器中央设有旋转中心轴3,旋转中心轴3由电机装置8带动,中心轴外表面上均匀固定多条柱状小切刀4,敞口容器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多条柱状大切刀5,小切刀和大切刀之间形成粉碎垃圾的缝隙,各种物料积聚在旋转中心轴3带动的小切刀与固定的大切刀之间从而被粉碎。
所述敞口容器上安装进料斗1,进料斗1出口处的容器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挡板6,使得骨头、纤维状等进料缓冲进入粉碎腔体2,不会被聚积成团。
所述柱状小切刀4为三条,柱状大切刀5为四条;所述柱状小切刀4和大切刀5的高度为容器高度的2/3;所述敞口容器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柱状大切刀5固定在凹槽中,大切刀为柱状,其四个竖棱均可以用来切碎垃圾,当外侧两个竖棱磨损后,可以使用内侧两个个竖棱切碎垃圾。
所述敞口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上固定有出料网,出料不易洒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虹灵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虹灵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