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炫目的导丝牵引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2793.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2 | 分类号: | D02J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炫目 牵引 拉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纺织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假捻变形机上用于对纱线牵引与拉伸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纤丝在假捻变形过程中,需经过多道罗拉的旋转来对化纤丝拉伸、加热及假捻变形,化纤丝的速度由罗拉旋转的速度决定,每道罗拉都配有皮圈架和皮辊。皮圈架使上面的皮辊压在罗拉上,皮辊同罗拉一起旋转,纱线在罗拉与皮辊之间经过。
纱线在拉伸时,通过前后罗拉的速度控制,达到牵伸的目的。目前由于皮辊与罗拉的弧型接触面较小,皮辊表面使用橡胶材质,容易磨损和老化,同时在化纤丝生产旦数较粗,罗拉相互拉伸比例较大或在POY原丝条干不均等因数,化纤丝压不牢而在罗拉表面都会打滑,造成牵伸不均。每根丝与丝之间或同一跟丝,由于拉伸的比例不能稳定,导致成品纱线将产生僵丝、染色率不均,降低产品的等级率,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现在解决这样的方法,是在同一个皮圈架安装上两个导轮,使用一条皮圈,来增加纱线与罗拉的接触面,但皮圈寿命更短,使用成本高,同时不能重复使用,新旧皮圈做出来的品质也不一致,而且皮圈架震动也会影响丝的品质。因此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方法来代替传流的牵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的纱线与导丝罗拉接触面小,化纤丝容易打滑,拉伸强度不好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化纤丝不容易打滑,拉伸强度好的防炫目的导丝牵引拉伸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炫目的导丝牵引拉伸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单锭同步马达,单锭同步马达的转轴上安装有导丝盘,导丝盘的旁边设有可调节角度的分丝辊。
所述导丝盘的端面安装有防护盖。
所述防护盖为黑色塑料件。
所述防护盖通过三根螺钉安装在导丝盘的端面上。
所述分丝辊安装在导丝盘的正上方。
所述导丝盘的下方设有自动停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能够增加丝与牵伸装置安全接触面,使化纤丝与罗拉的接触面增多,来防止化纤丝打滑,使牵伸强度提高,从而提高化纤丝的品质。加装的吸收反光的黑色防护盖使镀硬铬圆柱形导丝装置的电镀光亮端面长期使用时不会因为反光使操作工视力疲劳,达到防止炫目,保护视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丝盘的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罗拉压臂结合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上安装有单锭同步马达3,单锭同步马达3的转轴上安装有导丝盘2,导丝盘2的工作面外径为:L2=φ62mm至66mm,厚度为:L1=38mm至35mm。
在导丝盘2的端面安装有防护盖1,防护盖1可以是塑料件,也可以是金属件,但其颜色优选为黑色,用于防止导丝盘2旋转端面在工作灯光的照射下产生的炫光,有效保护了操作工的眼睛,达到环保目的,防护盖1的外圆L3=φ51mm至62mm,端盖的厚度为L4=3mm至5mm。防护盖1通过三根螺钉安装在导丝盘2的端面上,三根螺钉7在防护盖1的圆周方向上等分,以使防护盖1与导丝盘2的固定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导丝盘2的旁边设有可调节角度的分丝辊4,优选分丝辊4安装在导丝盘2的正上方,将纱线在导丝盘2和分丝辊4上绕3圈至5圈,调节分丝辊4的角度控制每一圈的化纤丝都能均匀分开,增加了化纤丝和导丝盘2的弧型接触面,也加大了化纤丝与导丝盘2的摩擦率。
所述导丝盘2的下方设有自动停止装置6,当丝线发生断头缠绕导丝盘2时,自动停止装置6会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导丝盘2的工作,达到保护作用。
在电脑程序和变频控制下,导丝盘2随单锭同步马达3一起旋转,纱线在导丝盘2的牵引、拉伸下,纱线拥有一定的牵伸张力,由于纱线和导丝盘2的弧型接触面的增加,加大了丝线与导丝盘2的摩擦率,避免了纱线打滑现象,纱线的牵伸张力也得到了更精确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成品丝线的染色率和产品的等级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其它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2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横机的中间保留护山
- 下一篇:再生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