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燃烧器组合式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744.1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燃烧 组合式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器组合式喷嘴。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锅炉的重要组件,喷嘴是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通过整体浇注,但是由于浇注所需工艺复杂,生产周期冗长而且容易开裂,所以现在大多数使用板材焊接。对于焊接的喷嘴,一般做成两部分,喷嘴前部和喷嘴后部,两个部分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可是以前的连接方式连接很不牢靠,经常发生前后部分离,甚至出现过喷嘴前部掉入炉膛,严重影响了锅炉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喷嘴前后部连接不牢固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的锅炉燃烧器组合式喷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锅炉燃烧器组合式喷嘴,其包括一喷嘴前部、一喷嘴后部和若干连接板,其中,所述喷嘴前部包括一前部连接面、一前部外框、若干前部水平支撑板和若干前部高度支撑板;所述喷嘴后部包括一后部连接面、一后部外框、若干后部水平支撑板和若干后部高度支撑板,所述喷嘴后部还包括若干凸支撑板,所述凸支撑板与所述后部高度支撑板间隔排列,且所述凸支撑板具有一凸出部凸出于后部连接面;
所述凸支撑板凸出部高度大于所述后部外框内表面高度,所述前部外框上与所述凸支撑板凸出部对应位置设有槽口并卡住所述凸支撑板凸出部;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凸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部外框和后部外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喷嘴前部还包括若干凹支撑板,所述凹支撑板与所述前部高度支撑板间隔排列,其凹进于所述前部连接面一段距离;所述凹支撑板与所述凸支撑板位置一一对应,并且对应位置的所述凹支撑板与所述凸支撑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凸支撑板凸出部凸出距离和所述凹支撑板凹进距离相同。
其中,所述槽口的槽长等于所述凹支撑板凹进距离。
其中,所述凸支撑片凸出部的高度等于所述后部外框外表面高度。
其中,所述前部水平支撑板凹进于所述前部连接面,所述后部水平支撑板凸出于所述后部连接面。
其中,所述后部水平支撑板与所述前部水平支撑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锅炉燃烧器组合式喷嘴的前后两部结合的更加牢固,同时能适应两者间的膨胀差,保证燃烧器在高温下稳定的运行,也使得安装拆卸更简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后部主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后部左视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后部俯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前部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前部左视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喷嘴前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后部水平支撑板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凸支撑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前部内框8、一前部外框9、若干前部水平支撑板12、若干前部高度支撑板10、一后部内框6、一后部外框7、若干后部水平支撑板4、若干后部高度支撑板5,若干凸支撑板2、若干凹支撑板11、若干连接板1、若干槽口3。
前部内框8和前部外框9之间由前部水平支撑板12、前部高度支撑板10和凹支撑板11相连接并支撑。其中,凹支撑板11与前部高度支撑板10互相间隔排列。
同样的,后部外框7和后部内框6之间由后部水平支撑板4、后部高度支撑板5和凸支撑板2相连接并支撑。其中,凸支撑板2与后部高度支撑板5互相间隔排列。
凸支撑板2较之后部高度支撑板5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凸出连接面一段距离c,同时在高度上高于后部外框7的内壁,和后部外框7的外壁等高最佳。
凹支撑板11较之前部高度支撑板10有一凹进,凹进距离c’应该与凸支撑板2的凸出距离相同,这样安装更精准。需要注意的是,凹支撑板11与凸支撑板2最好位置对应。
在前部外框9上应当开槽口3,槽口3位置为凹支撑板11的上方,槽长等于凹支撑板11的凹进距离,槽宽可以容许插入凸支撑板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数控钻头磨尖机工作头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余热锅炉防堵过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