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环空隔热式热水驱油注入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216.4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黎晓茸;巨亚锋;杨海恩;谭俊领;贾玉琴;杨棠英;刘笑春;郑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隔热 热水 注入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环空隔热式热水驱油注入井管柱,属于油田定向井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热水驱油技术中,环空隔热方式主要采用注气隔热和注隔热液隔热的方式,一般采用封隔器坐封前先将气体或隔热液替入目的位置后再坐封封隔器的方式。该方法不仅需要根据管柱位置、封隔器位置和隔热液预计用量来计算隔热液用量,而且由于其为由下至上的置换方式,必须通过油管顶替后再用清水将油管中的隔热液顶至油套环空中,避免隔热液的浪费,操作过于繁杂,而且后续无法补充隔热液。由于该方法实施后无法对管柱和封隔器进行验封,若在隔热液替入后封隔器坐封不严,就需要重新起下管柱或更换封隔器,这样势必造成先期注入的气体或隔热液的浪费,回收困难,因此对封隔器性能和施工作业提出了很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环空隔热式热水驱油注入井管柱,其可适用于高温热水的注入要求,进行封隔器坐封后的管柱密封性检验,实施油套环空注气或隔热液隔热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管柱由以下部件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
防腐涂料油管+反洗井器+防腐涂料油管+封隔器+防腐涂料油管+注水滑套+防腐涂料油管。
该管柱能在封隔器坐封后进行坐封合格检验,能在封隔器坐封后实施环空注气隔热或隔热液隔热工艺,能在封隔器坐封或正常生产后,对油套环空中的隔热气体或隔热液进行补充或替换。
附图说明
附图为油田环空隔热式热水驱油注入井管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该管柱由以下部件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
防腐涂料油管2+反洗井器3+防腐涂料油管2+封隔器4+防腐涂料油管2+注水滑套5+防腐涂料油管2。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1)将管柱下入井筒至射孔段附近。
2)施工时,打开油压闸门8和套压闸门7,用水泥车从油压闸门8注水打压,待封隔器4座封后,继续注入对封隔器进行验封,看套管是否返水。
3)投入滑套5配套钢球,继续打压至打开注水滑套5,关闭水泥车,停止注入。
4)使用注气设备或隔热液注入设备从套压闸门7将气体或隔热液从油套1内的环形空间6中注入,将井筒中的水经反洗井器3从防腐涂料油管2中替出,直至气体或隔热液达到标准后即停止向油套1内的环形空间6注入,然后关闭套压闸门7。
5)对于封隔器坐封后或生产中需要更换隔热环空隔热方式或补充环空隔热液时,可以将套压闸门7与隔热介质注入设备相连,打开油压闸门8,并用硬质管线连至放空池后,开启隔热介质注入设备进行补充或替换,操作完成后关闭套压闸门7和油压闸门8,恢复正常生产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