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5354.7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坤;王丹;曾维;袁朗;袁靖;白创军;肖思琦;王红莲;梁战辉;李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18 | 分类号: | F23R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器 | ||
1.一种旋流器,包括外壳体(1)、同心的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的内环体(2)以及连接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环体(2)的叶片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2)上布置有若干相对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倾斜的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相对于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分别呈收聚式倾斜和发散式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0)与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的夹角范围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0)与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的夹角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0)与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的夹角范围为10~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0)与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的夹角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2)包括靠近所述叶片组件(3)的第二端面(22),每一个所述第一通孔(210)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面(22)朝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向里倾斜,每一个所述第二通孔(220)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面(22)朝所述内环体(2)的轴心线向外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体(2)还包括第一端面(21),在所述内环体(2)的腔体内沿所述第二端面(22)向所述第一端面(21)延伸有截面呈T形的套筒(20),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设置在所述T形的套筒(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套筒(20)包括一凸圈(200),若干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设置在所述凸圈(200)上,若干所述第一通孔(210)和第二通孔(220)的中心的连线分别构成圆,所述圆均与所述凸圈(200)所在的圆同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端面(22)的过渡区端面(100),高压气体先后沿所述第一端面(21)、所述第二端面(22)和所述过渡区端面(100)进入火焰筒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3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化式柴煤两用节能炉
- 下一篇:一种支座及其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