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宽带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85348.1 | 申请日: | 2012-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上晋;江毓彧;黄国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天线 无线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和通信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超宽带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1是美国专利公告第6,861,986号的一种公知的双频天线。
双频天线包含一包括一横向(±X方向)的边缘11的接地组件G,一位于横向边缘11外侧的馈入部12、一第一辐射臂13、一第二辐射臂14以及一短路臂15。
馈入部12用以电连接于一同轴电缆线16的内导体161,同轴电缆线16的一外导体162则电连接于接地组件G。
第一及第二辐射臂13、14分别从馈入部12彼此远离地朝±X方向延伸而出。
短路臂15呈倒L形并位于第一辐射臂13及接地组件G的边缘11之间,且电连接馈入部12及接地组件G的边缘11。
由于公知的双频天线可以参考上述公告号的美国专利而得知详细的设计及操作方式,故其余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公知的双频天线的缺点就是:仅为双频带操作(2.4~2.5/5.15~5.825GHz),无法满足宽频带(例如2.3~2.7/3.3~3.8/5.15~5.85GHz)的通信系统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超宽带天线和无线通信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天线。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包含一开槽导电片体。
开槽导电片体包括一长条状的接地部、一馈入部、一实质地呈U形的第一辐射臂、一实质地呈L形的第二辐射臂以及一实质地呈倒L形的短路臂。
本实用新型的超宽带天线包括:一开槽导电片体,该开槽导电片体包括:一接地部、一馈入部、一实质地呈U形的第一辐射臂、一实质地呈L形的第二辐射臂以及一实质地呈倒L形的短路臂;该接地部具有一实质地朝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延伸的长边缘,且该第一及该第二方向互为反向;该馈入部间隔地邻近该接地部的该长边缘,用以传输一射频信号;该第一辐射臂自该馈入部朝该第一方向延伸而出并具有一狭缝,该第一辐射臂用以产生一第一共振模态;该第二辐射臂自该馈入部朝该第二方向延伸一距离,再朝远离该长边缘方向延伸一距离,该第二辐射臂用以产生一第二共振模态;该短路臂位于该第二辐射臂的该第二方向侧,并自该第二辐射臂朝该第二方向延伸一距离再朝接近该长边缘方向延伸且电连接于该接地部,该短路臂用以产生一第三共振模态;并且,该第一至该第三共振模态分别涵盖的一第一至一第三频带彼此相邻,以共同构成一超宽带的频带。
其中,该第二辐射臂、该短路臂及该接地部共同界定出一实质地为L形的L槽缝。
其中,该第二辐射臂具有一朝该第一及该第二方向延伸并电连接该馈入部的横辐射段,以及一实质地垂直该横辐射段的纵辐射段,且该第二辐射臂的该纵辐射段电连接该第二辐射臂的该横辐射段及该短路臂。
其中,该第一辐射臂具有一第一槽壁段、一槽底段及一第二槽壁段,且该第一槽壁段自该馈入部朝该第一方向延伸一距离,该槽底段自该第一槽壁段朝远离该长边缘方向延伸一距离,该第二槽壁段自该槽底段朝该第二方向延伸一距离,并且,该第一槽壁段及该槽底段两者的长度和实质地等于该第二槽壁段的长度。
其中,该第一槽壁段垂直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方向的一纵向宽度实质地为该第二槽壁段垂直于该第一及该第二方向的一纵向宽度的三倍。
其中,该第二辐射臂的该横辐射段的该纵向宽度与该第一辐射臂的该第一槽壁段的该纵向宽度两者实质地相等。
其中,该第二辐射臂的该横辐射段的该纵向宽度实质是该第一辐射臂的该第一槽壁段的该纵向宽度的两倍。
其中,该超宽带天线还包括一包括一表面的基板,且该开槽导电片体设置于该基板的该表面上。
其中,该超宽带天线还包括一馈电组件,该馈电组件包括一电连接该接地部的第一馈电部,以及一电连接该馈入部的第二馈电部。
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5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