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作业自动变光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4792.1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6 | 分类号: | A61F9/06;A61F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作业 自动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目镜,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作业时保护眼睛的自动变光眼镜。
背景技术
传统焊接作业时,操作者一般需手持面罩或头戴面罩,频繁采用机械动作移动镜片或面罩,无法彻底解放双手,还会影响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成本也较高。
公告号为CN20180683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电焊防护眼镜。设有镜架、镜框和镜片,所述镜片由两部分组成,镜片主体部分为墨色护目镜片,其中间位置靠下设有茶色或平光透明或半透明部分。该实用新型电焊防护眼镜,镜片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镜片大部分为黑色,中部偏下位置设置透明或半透明部分,工作时只需轻微抬头或低头,就可以使视野通透,能够清楚地看到焊接操作部位、工件或材料等,使用方便,提高了焊接工作效率。造型美观,实用性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接作业时,可根据作业现场光强自动调节变光,有效保护眼睛的焊接作业自动变光眼镜。
本实用新型设有镜框、镜脚、镜片和自动变光装置;
自动变光装置设有框盖、滤光片和液晶光阀片和光电控制电路;框盖与镜框连接,滤光片和液晶光阀片设于框盖上,滤光片位于镜片的后方且面对镜片内表面,液晶光阀片位于滤光片后方且面对滤光片内表面;光电控制电路设有光电传感器、控制电路和直流电源,光电传感器安装于镜框上,光电传感器的探头露出面对所述镜片的内表面,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液晶光阀片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镜框最好设有容腔,所述框盖设于镜框的容腔中;所述框盖最好设有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均为双目镜框式框盖,前盖与后盖卡嵌式连接;所述滤光片最好为2片,所述液晶光阀片也为2片,2片滤光片安装在前盖上,2片液晶光阀片安装在后盖上;所述后盖上最好设有内保护镜片,内保护镜片位于液晶光阀片后方。
所述液晶光阀片可采用LCD液晶光阀片。
所述镜片可为平光镜片,镜片可防止焊渣飞溅伤害到滤光片;所述内保护镜片可为平光镜片,内保护镜片可防止脸部汗水流到液晶光阀片上。
所述直流电源最好包括纽扣式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纽扣式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电连接,太阳能电池与光电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镜框的侧面可设置设有用于设定作业控制参数的触摸按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光电传感器监控焊接作业现场的光强,控制电路依据光强变化情况对液晶光阀片施加控制信号,由液晶光阀片调整可见光透过率,实现护眼功能。滤光片在明态(低遮光号)时间可见光通过率较高,只在焊弧点燃时降低透过率。本实用新型是利用LCD液晶光阀片的特殊光电性能,在液晶两端加压后使液晶分子发生一定的旋转,内部的光电传感电路在检测到焊接时产生的弧光(允许可见光通过),经过放大,触发液晶的控制线路,根据光强的变化,对LCD液晶光阀片加压,改变光的通过率,以达到调节或改变遮光号的效果,有效阻止紫外和红外光的有害辐射和焊接强光对眼睛的伤害,有效保护焊接工人的眼睛,杜绝电光眼炎的发生。弧光熄灭后,控制电路撤去电压信号,滤光片恢复为亮态。
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小巧,可随身携带。适用于TIG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M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A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小电流(10A)的焊接,特别适用于需双手操作氩弧焊,高空作业,或流动性较大的作业场所使用。改变了传统手持面罩或头戴面罩频繁采用机械动作移动镜片或面罩的作业方式,彻底解放双手,提高焊接质量及工作效率,节约焊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可在所述镜框上设置用于设定作业控制参数的触摸按键,通过手动来设定遮光度、延迟时间、灵敏度等参数,这样不仅可自动变化,也可事先设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4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