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喷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1664.1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潮;陈显冰;吴静;胡琦;郭俊逸;闫怀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喷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泉,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喷泉。
背景技术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园林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水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润湿和净化空气,改善区域小气候,同时也能娱乐人的身心。喷泉是水景当中最为主要的形式,一个漂亮的水景喷泉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环境的性质,在设计力求融入环境设计,满足了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使水景设计成为环境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喷泉存在如下问题:
(1)形式单调,互动性差,表现形式不丰富,水景少、喷泉多,而喷泉又过分集中在形式雷同的水形表演上,忽视了喷水池及附属物的表现手法,不注重与环境、空间、建筑、雕塑、园艺、绿化等整体协调。
(2)投资大、耗能高、运行成本高,但使用效率低,故障率高。
(3)部分喷泉使用的产品质量差、寿命短、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喷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喷泉,该旋转喷泉结构简单、互动性好,将喷泉景观美化和人们健身娱乐有效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旋转喷泉,其特征在于:该喷泉包括旋转机构和喷头机构,旋转机构通过支撑管与喷头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位于支撑管的下端,喷头机构位于支撑管的上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和水泵,电机通过涡轮和蜗杆机构与支撑管连接;喷头机构包括伞形架、增压箱、输水管和喷口,伞形架的顶部与支撑管连接;增压箱设置在伞形架的中央区域;支撑管的内腔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增压箱连接;喷口通过输水管与增压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旋转机构的外侧设有控制部分。在旋转机构的上部设有桌台,在桌台的四周设有椅子。
在支撑管内腔中设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增压箱连接。在支撑管外部和伞形架边缘部分设有LED灯。在支撑管的底部设有推力球轴承。
在增压箱的底部设有电磁控制阀,输水管通过电磁控制阀与喷口连接;在增压箱内位于支撑管内腔的顶部设有单向阀。在增压箱的底部与支撑管间设有密封轴承
本实用新型中,由控制部分控制喷泉特效,灯光特效等特殊效应。其工作核心是电机和水泵,电机装于喷泉的底部,用螺栓固定。电机连接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当电机工作是其提供动能给蜗杆,蜗杆带动涡轮,涡轮与伞架固定,伞杆通过推力球轴承固定在底部,继而蜗轮动,整体活动。从而达到旋转的效果,水泵也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部,当水泵工作时水通过水管向上流,在水管的顶部有内置单向阀硬质出水口,其作用是防止在水泵不工作时,水逆流下来。水管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伞外杆内部其下方由定向挡块固定。在内置单向阀硬质出水口底部装有转换接口,可以通过开关随意转换其水的流量。最终水流入封闭增压箱,在封闭增压箱的底部装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的下端装有水幕喷头及其他各种花样喷头,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关可以控制喷泉的各种花样。在伞杆的外部装有LED灯,可以通过开关调节灯光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互动性好。旋转喷泉的设计体现大众化、平民化的指导思想,将喷泉景观美化和人们健身娱乐有效结合,很好体现互动性。
(2)使用经济。喷泉设计中考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不同的景观水体、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势,它所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即运行经济性是不同的。通过优化组合与搭配、动与静结合、按功能分组等措施实现了人性化的设计,较强的参与性,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一致性,营造自然空间的逼真性。
(3)结构简单。旋转喷泉设计结构简单,组装、维修方便。
(4)节约空间。在传统的桌子下利用空间来装载电机及水泵,不影响使用,且能有效节约空间。
(5)灯光绚丽。伞边缘部分与伞杆都装有LED灯,夜晚具有增染氛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中旋转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增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1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锌—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螺旋折流板式套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