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融交易专用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1213.8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8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尚守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文华财经资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2 | 分类号: | G07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融交易 专用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脑键盘,特别是涉及一种金融领域交易专用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键盘的设计是考虑人的文字输入而设计的,这种键盘适合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但是当人们进行金融交易指令下达操作时,为了防止指令错误输入,所输入的指令需要与一般文字输入按键予以区别。另外,金融领域交易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操作速度要求非常高,目前的键盘都没有明确标识的股票交易快捷键,利用现有键盘进行快捷操作时,现有的金融交易下单指令输入,通常需要一个以上的按键顺序输入或者一个以上的按键组合按下来实现交易指令的发出,这样不仅仅复杂而且难记,输入指令的效率较低,输入指令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
现在已有一些可编程键盘等特种键盘,但需要额外的驱动或者程序支持,无法实现在普通PC常用的系统中即插即用工作,使用者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才能用好,在便携性及通用性上,有明显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融领域交易专用键盘,以解决现有键盘进行金融交易操作复杂且难以记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融交易专用键盘,包括键盘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键盘面板内的一个以上的拥有常用交易指令输入的交易指令输入按键。
此外,本实用新型针对常用的金融市参与者交易习惯设计为两种不同的应用实例,两种实例所用到的技术原理相同,布局设计与具体的交易指令发出有所差异,使用者通过选用适合自己交易习惯的键盘实例来下达交易买卖指令较使用传统键盘可大幅提高单位时间内指令输入效率,减少错误指令发生概率。
作为第一优选,包含17个交易指令输入按键,在键盘上三个指令输入区分布;所述输入按键包括:涨板买入键、超价——绿卖出键、超价——红买入键、对价——绿卖出键、对价——红买入键、跌板卖出键、挂①——绿卖出键、挂①——红买入键、挂②——绿卖出键、挂②——红买入键、++键、--键、撤单键、反手键、全平键、电源键和Enter键。
作为第二优选,包含16个交易指令输入按键,在键盘上两个指令输入区分布;所述输入按键包括:卖出键、买入键、平今键、平仓键、开仓键、超价键、对价键、挂价键、下单键、++键、撤单键、--键、反手键、全平键和Enter键。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金融领域交易键盘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和交易指令输入习惯的,可准确快速单手或双手配合完成输入交易指令的,拥有常用交易指令输入的交易指令输入按键,采用标准人体工学键盘驱动,在常用的PC操作系统平台上实现即插即用。每个按键键值采用向系统发送组合键键码来实现。所用到的组合键键码对常用PC操作系统默认使用的热键和常用的办公、IM等软件使用热键进行了规避,有效的避免了交易指令的输入与普通文字输入及软件操作输入可能产生的冲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键盘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键盘布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按键矩阵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按键矩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实用新型键盘的USB连线接入计算机后,操作系统会自动识别安装,不需要人工参与。运行可正确识别兼容本使用新型键盘发出指令的金融交易软件,可直接使用进行金融交易下单操作。
硬件技术实现:采用USB Multi media Keyboard Encoder 8-Bit MCU(通用多媒体键盘编码器8位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
功能实现:通过按下本实用新型键盘的不同功能按键,向计算机传递不同的键值,通过对应的金融交易软件将收到的键值转换为对应的交易指令进行金融交易下单的操作。
以下为具体实例的按键矩阵及按键键值和功能介绍:
实施例1
实例1包含17个交易指令输入按键在键盘上三个指令输入区分布:
实例1按键矩阵图如图3:
按键文字及功能说明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的按键文字及功能说明
实施例2
参见图2,实例2包含16个交易指令输入按键在键盘上两个指令输入区分布:
实例2按键矩阵图如图4:
按键文字及功能说明参见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文华财经资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文华财经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1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变形定子冲片凸模
- 下一篇:离合器手自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