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314.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临;张勇;王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6K31/1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气动 对口 器用 放气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电力、煤炭、输水等管道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管道气动内对口器是长距离输送管道施工现场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也是此施工中的第一要素设备,它主要帮助两根管道对接,并保证两管道错边量在一定技术要求范围内。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的动作控制全部由气动元件来执行,整个控制系统的气阀要求全部由压缩气来控制;其中作为机头涨靴动作和马达动作的气控阀,目前属于供气控制阀,也就说这个气控阀需要先导阀供给一定压力的压缩气来控制其换向,实现其功能,而这个先导阀也需要有气源供给压缩气,这样的逻辑控制非常繁琐,控制管路多,控制元件多,可能出现的故障点也就多,而且占用空间也大,成本也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仅涉及对现有技术中双电控电磁阀的阀盖的改进,不改变阀体结构,使其改造后的放气控制阀只需一个简单的放气阀即可实现其先导控制,整个逻辑气路非常简单,既节省了元件和复杂的管路又降低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任务:
一种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所述的放气控制阀为二位五通电磁阀,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的阀体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结构;所述的阀盖扣合在阀体的两端;在所述的阀盖上具有进气通道和用以储存高压气的储气室,并在进气通道与储气室之间具有用以连通在进气通道与储气室的、减缓进气速度、给阀芯换向提供足够压差时间的节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阀体上的放气控制阀控端进气通道相连通。
在所述放气控制阀的两端配置设置有用以控制进气的二位二通放气阀总成;在所述的阀盖的中心位置具有用以与二位二通放气阀总成相连通的放气口,通过二位二通放气阀总成控制放气控制阀的换向。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的一种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用放气控制阀,将双电控电磁阀阀体两端的电磁线圈A、B去掉改造为气动控制阀,并且为放气控制;所述双电控电磁阀的改造原理是靠阀芯两端瞬间压差来推动阀芯运动换向;所述双电控电磁阀的改造不改变阀体结构,仅改造原阀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电控电磁阀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左电磁线圈,B、右电磁线圈, a、电磁阀进气口,b、第一电磁阀工作口,c、第一电磁阀排气口,d、第二电磁阀工作口,e、第二电磁阀排气口,f、电磁阀控端进气通道,h、电磁阀阀芯,g、电磁阀阀盖,k、阀塞,1、放气控制阀进气口,2、第一放气控制阀工作口,3、第一放气控制阀排气口,4、第二放气控制阀工作口,5、第二放气控制阀排气口,6、放气控制阀控端进气通道,7、放气控制阀阀芯,8、阀盖,9、二位二通放气阀总成,10、进气通道,11、节气通道,12、储气室,13、放气口,14、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为双电控电磁阀的结构原理图,在气路正常通气情况下,电磁阀进气口a和第一电磁阀工作口b通路为高压气(第二电磁阀工作口d、第二电磁阀排气口e为排气通道),同时与电磁阀进气口a相通的电磁阀控端进气通道f有高压气一直通到阀盖g的电磁控端,当右电磁线圈B通电时它控制的阀塞k打开,电磁阀控端进气通道f的高压气经电磁阀阀盖g的通道进入电磁阀阀芯h的右端面,而电磁阀阀芯h的左端面为低压腔,所以磁阀阀芯h的右端面的高压气就推动磁阀阀芯h向左运动到另一工位(a-d,b-c通为排气通道);当右电磁线圈A通电时动作相反。但是该阀需要一套电路与之现配不符合气动内对口器全气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动态称重装置
- 下一篇:光照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