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4187.6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细平;胡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张家港港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06 | 分类号: | B66C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底座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传统扒式起重机都是小起重载荷,随着经济发展,传统装卸门机难以满足用户卸货要求,针对于特重型货物,大幅度起吊作业工况,用户长期租借浮吊成本较高,为了适应当前港口的发展需要,研制特重型、大幅度扒式起重机满足市场需求已成必要。
对于重型的起重机来说,由于工作条件恶劣,载荷重,幅度大,因此对钢结构的强度、刚度均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主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重型起重机的自重较大。较大的自重加上起吊的重型货物,导致了起重机整体重量很大,这就对码头地面的承载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高承载能力的码头地面的建造成本很高。
为了有效控制码头的建设成本,需要对重型扒式起重机的自重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重较小的扒式起重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包括:臂架、人字架、第一铰接部件和第二铰接部件。
臂架的底端转动固定在第一铰接部件上,第一铰接部件固定于码头地面。人字架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底端固定在第一铰接部件上,第二臂的底端固定在第二铰接部件上,第一臂的顶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臂的顶端,第一臂的顶端通过滑轮与钢索连接到臂架的顶端,第二铰接部件固定于码头地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件具有两个铰点,分别铰接至人字架的第一臂和臂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件和第二铰接部件包括支撑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取消了传统的扒式起重机中的公共底座,从而减轻了起重机自身近200吨的自重,有效降低了起重机和码头的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100,该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100包括:臂架102、人字架103、第一铰接部件108和第二铰接部件106。
臂架102的底端转动固定在第一铰接部件108上,第一铰接部件108固定于码头地面。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件108还包括第一支撑垫板111,第一支撑垫板111的作用是增大第一铰接部件108与码头地面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单面面积的压力。
人字架103包括第一臂104和第二臂105。第一臂104的底端固定在第一铰接部件108上,第一臂104的顶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臂105的顶端。臂架102的顶端通过滑轮与钢索连接到第一臂104的顶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件108具有两个铰点,分别铰接至人字架的第一臂104和臂架102。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件106还包括第二支撑垫板110,第二支撑垫板110的作用与第一支撑垫板111相同,也是增大第二铰接部件106与码头地面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单面面积的压力。
传统的扒式起重机与本实用新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100的区别在于,传统的扒式起重机在第一铰接部件和第二铰接部件之下还具有一个公共底座,公共底座是方形的铁块,重量在200吨左右。本实用新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100取消了公共底座,直接将第一铰接部件和第二铰接部件固定于地面上,同时,利用第一支撑垫板111和第二支撑垫板110来增加与码头地面的接触面积以降低单位面积的压力。
依据本用新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可以实现500吨级或者800吨级的起重机,而对码头地面的承载要求却没有显著地提升,有利于控制码头的建设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无公共底座扒式起重机取消了传统的扒式起重机中的公共底座,从而减轻了起重机自身近200吨的自重,有效降低了起重机和码头的建设成本。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张家港港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张家港港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4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增韧钕铁硼磁性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腐蚀性能好的电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