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隆间骨折股骨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328.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忱;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英忱 |
主分类号: | A61F2/32 | 分类号: | A61F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隆间 骨折 股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临床用的粗隆间骨折股骨柄。
背景技术
粗隆间骨折,多见大小突隆劈裂、断掉,甚至粉碎。目前,初次置换手术使用的常规髋关节股骨柄或翻修用股骨柄假体,多不带股骨段,不适宜治疗此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带股骨段粗隆间骨折股骨柄,可替代损毁的股骨部分,保持肢体长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粗隆间骨折股骨柄,其是由股骨颈、颈椎、股骨段及柄身组成,股骨段的顶部设有与手术工具连接的螺栓孔,股骨段近端设有一个或多个横向贯通的通孔,股骨段下沿内侧设置有领托。
进一步地,颈椎为圆台形,其斜度为1:10,上下口直径分别为12/14mm。
进一步地,股骨段为外侧厚15至25mm,内侧厚10至25mm的近似梯形断面,宽为20至30mm。
进一步地,柄身长140至280mm,锥度1至3°,上粗下细,远端直径为Φ8至14mm。
进一步地,粗隆间骨折股骨柄表面为亚光面或高抛光面。
进一步地,粗隆间骨折股骨柄表面为喷砂处理的粗糙表面或通过喷涂、烧结和高能离子熔融工艺制造微孔表面。
进一步地,其通过骨水泥与骨髓腔内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通过骨髓腔自身骨骼与骨髓腔内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粗隆间骨折股骨柄,带股骨段,可替代缺损的股骨部分,保持肢体长度,其上有孔,可将折断的大突隆捆绑扎在股骨段上借其韧带和软组织保持髋关节的原有功能。同时,股骨段内侧下沿有领托,植入后,假体坐于小突隆附近的坚硬皮质骨层上,增加假体的支撑,有利于阻止下沉达到长期稳定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粗隆间骨折股骨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粗隆间骨折股骨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粗隆间骨折股骨柄结构右视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股骨颈;2-股骨段;3-柄身;4-颈椎;5-通孔;6-领托;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粗隆间骨折股骨柄。
实施例1
如图1、2和3所示,粗隆间骨折股骨柄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是由股骨颈1、颈椎4、股骨段2及柄身3组成。其中颈椎4为圆台形,其斜度为1:10,上下口直径分别为12/14mm。股骨段2的顶部设有与手术工具连接的螺栓孔7,股骨段2近端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通孔5,可将折断的大突隆捆绑扎在股骨段2上借其韧带和软组织保持髋关节的原有功能。股骨段2下沿内侧设置有领托6,植入体内时,坐于小突隆附近的皮质骨上,提高抗下沉阻力。股骨段2外侧厚15至25mm,内侧厚10至25mm的近似梯形断面,宽为20至30mm。柄身3长140至280mm,锥度1至3°,上粗下细,远端直径为Φ8至14mm,插入股骨髓腔内,起固定作用。
粗隆间骨折股骨柄表面为高抛光面,植入时用骨水泥固定。
实施例2
如图1、2和3所示,粗隆间骨折股骨柄采用医用金属材料制成,是由股骨颈1、颈椎4、股骨段2及柄身3组成。其中颈椎4为圆台形,其斜度为1:10,上下口直径分别为12/14mm。股骨段2的顶部设有与手术工具连接的螺栓孔7,股骨段2近端设有三个横向贯通的通孔5,可将折断的大突隆捆绑扎在股骨段2上借其韧带和软组织保持髋关节的原有功能。股骨段2下沿内侧设置有领托6,植入体内时,坐于小突隆附近的皮质骨上,提高抗下沉阻力。股骨段2外侧厚15至25mm,内侧厚10至25mm的近似梯形断面,宽为20至30mm。柄身3长140至280mm,锥度1至3°,上粗下细,远端直径为Φ8至14mm,插入股骨髓腔内,起固定作用。
粗隆间骨折股骨柄表面是通过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过的微孔表面,植入后,通过骨长入微孔达到生物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英忱,未经徐英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