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的轮毂式减速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3015.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民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 |
地址: | 51042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轮径 电动 两轮车 轮毂 减速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用的电机,具体是指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的轮毂式减速电机,该轮毂式减速电机同样适用在小轮径电动两轮车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两轮车,使用的轮毂减速电机中行星减速机构由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组成,现有的电机齿圈外径都小于电机外壳的内径,造成电机电磁综合性能设计定型后,由于受电机外壳内径限制而不能加大齿圈进而限制了减速比的设计,无法获得理想的电机转速和转矩,轮毂减速电机基本上都设置辐条缘,使用辐条连接电机和轮圈,小轮径充气车胎无法安装,个别的在轮毂减速电机外壳上直接注射聚安脂轮胎,造成电机无法散热致使转子磁瓦消磁及脱瓦损坏电机,既不能充气又不能在安全距离内刹车制动,只能安装在速度极低的老年代步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的轮毂式减速电机,能够获得理想的电机转速和转矩,并且该减速电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够安装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小轮径电动两轮车的轮毂式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包括电机轴、定子、转子、电机外壳、齿圈外壳、左端盖和右端盖,电机轴横向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通过轴承竖向套装在所述电机轴上,电机外壳和齿圈外壳均为圆环形壳,电机外壳的外壳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轮辐,轮辐上固定安装有轮圈,轮圈具有轮缘和充气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和齿圈外壳一体成型,齿圈外壳的内径大于电机外壳的外径,电机外壳与左端盖固定连接,齿圈外壳与右端盖固定连接,电机外壳、齿圈外壳和端盖连接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定子和转子均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内还安装有定子架、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离合器,定子架固定安装在电机轴上,定子固定安装在定子架上,转子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电机轴和定子架连接,所述齿圈、行星轮、太阳轮和离合器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同一侧,所述太阳轮套装在电机轴上并且与转子固定连接,离合器通过轴承安装在电机轴上,所述行星轮通过轴承与离合器连接并且与太阳轮相啮合,所述齿圈的内齿面与行星轮相啮合,外圈面压嵌在所述齿圈外壳内,所述齿圈的内径大于电机外壳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式减速电机具有齿圈外径大于电机外壳的行星减速机构,以实现需要的电机减速后的转速和转矩,电机外壳上设置轮辐和轮圈,在以上三者的中间设有散热孔随时为电机散热,在轮辐轮圈轮缘的中间设置充气嘴座,以实现安装无内胎的可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辐为均匀设置的六根轮辐,轮辐之间形成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外壳与左端盖通过螺钉螺接,所述齿圈外壳与右端盖通过螺钉螺接,所述太阳轮通过螺钉与转子螺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离合器为超越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外壳的中心线和电机轴的中心轴线相重合,轮辐与电机轴相平行,左端盖和右端盖均垂直于电机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齿圈摆脱了安装在电机外壳内的局限性,有利于调节电机减速比和电机转速及转矩。
(2)本实用新型结束了电机外壳不能安装充气轮胎的历史,有利于小轮径车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电机和电动自行车电动两轮车的减震和制动。
(3)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外壳与轮圈和轮辐之间设置了散热孔,确保电机正常散热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毂式减速电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局部部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毂式减速电机用在小轮径电动两轮车中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外壳;2、齿圈;3、充气嘴座;4、行星轮;5、太阳轮;6、离合器;7、电机轴;8、右端盖;9、左端盖;10、转子;11、定子;12、导线;13、齿圈外壳;14、定子架;15、轮辐;16、轮圈;17、散热孔;18、轮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民,未经张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3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