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铁路车辆车载轴温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0893.3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新;朱果;周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鸿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4 | 分类号: | B61K9/04;G01K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组网 铁路车辆 车载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和温度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铁路车辆车载轴温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铁路货运车辆世界上拥有量最多,铁路货物运输也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铁路货运车辆又是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载体,使用频度高,其本身车辆的安全是整个铁路货运安全运输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北方运煤的专列其运输里程就更大了,每年都要跑上数百万公里以上的里程,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走行部分各轴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轴温过高时,会造成热轴、切轴等现象,严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故车辆走行部分各轴承的稳定性对于整列车的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常用的车辆走行部分各轴承的温度检测和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然而货运车辆本身车体上没有电源就一直阻碍着各种先进、智能的检测装置在车上的安装,为了有效的防止因车辆走行部分各轴承的温度升高而造成的安全隐患,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非接触式的红外轴温探测系统,这套系统就是通过每隔30 km安装红外探头对轴温进行检测。这种方式由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定位困难等原因,使得轴温过高告警兑现率低、误报率高,而且成本很高,因为要利用地面的网络,所以在管理上难以操作。
经初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810229866.4的中国发明专利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接近,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新型货车轴温监测装置,涉及机车车辆轮轴温度监测保护仪器,是由安装在货车车辆底部的无线网络节点和安装在车辆司机室内部的信息接收显示单元两部分组成。无线网络节点是由温度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所监测的数据均送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然后经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出去,无线网络节点具有自编组功能,可以自动识别车辆构成。信息接收显示单元接收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信息,经过处理,在显示单元上显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其温度传感器为有线传感器,布线繁琐,加上是安装在铁路机车上,性能很不稳定;各传感器将检测结果汇总以后再集中发送,不便于信息区别。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铁路车辆轴温监测装置,引入无线温度传感器对车辆每一个车轮轴温进行监测,多个传感器自组网,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显示和传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无线自组网的铁路车辆轴温监测装置,由安装在车辆底部的无线网络节点和安装在司机室的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及显示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包括无线温度传感器和供电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及显示模块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和显示器,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用于给无线温度传感器供电,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和显示器由机车110V电源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温度传感器内部处理器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系列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络为WIFI网络、Zigbee网络或者蓝牙网络,或为其他无线信号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同时使用振动能量采集器作为辅助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内部集成有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监测到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内部集成有报警模块,当监测到的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时,该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自组网,省去了传统的电线布线,结构更加简单;
(2) 温度传感器内部采用超低功耗的处理芯片,并采用电池、超级电容和振动能量采集器供能,工作寿命长;
(3) 增加了数据存储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方便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无线温度传感器,2是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主机,3是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鸿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鸿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0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