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器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0337.6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兴明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输液器为单瓶输液方式,在输液过程中一瓶盐水输完后,立即更换第二瓶,要求照看病人的家属、朋友及护士责任心较强,如果看护病人的人员粗心,往往会出现没有在第一时间更换输液瓶而造成病人血管进入空气或血液倒流的现象,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醒输液器输液完毕的输液器报警装置。
一种输液器报警装置,包括液体检测触头、与液体检测触头电性连接的检测装置及发声装置。液体检测触头包括尺寸与输液器的墨菲氏滴管的补药管相对应的固定套、从固定套顶部穿过的第一探测线、第二探测线,第一探测线从固定套穿出的第一端长于第二探测线从固定套穿出的第一端;第一探测线的第二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二端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检测装置在检测出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与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之间不导通时控制发声装置发声。
优选的,在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从墨菲氏滴管的补药管插入后,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伸入至墨菲氏滴管内的滴嘴口,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伸入至墨菲氏滴管的补药管与滴嘴的连通处。
优选的,第一探测线、第二探测线为外部依次包裹有抗菌层、绝缘层的金属导线。优选的,第一探测线从固定套穿出的第一端长于第二探测线从固定套穿出的第一端,且长度差为13mm~16mm。
优选的,发声装置设置在检测装置中。
优选的,检测装置包括收容盒体、及设置在收容盒体内的短路检测电路模块、报警信号产生电路模块及供电电路模块,短路检测电路模块与第一探测线的第二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短路检测电路模块还与报警信号产生电路模块电性连接,供电电路模块与短路检测电路模块、报警信号产生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信号发射电路模块,报警信号发射电路模块与信号产生电路模块及供电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液体检测触头还包括医用针头,医用针头从固定套顶部穿过并从固定套穿出,第一探测线、第二探测线从医用针头穿过,且第二探测线的金属线与医用针头的内壁接触,第一探测线从医用针头穿出。
利用上述输液器报警装置,不需更改现有的输液器的结构,只要将液体检测触头固定在输液器的墨菲氏滴管的补药管上,当输液瓶流入输液器时,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通过盐水实现导通,而发生短路现象,当当输液瓶内的盐水输完后,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之间由于没有盐水,使得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断开,检测装置在检测出第一探测线的第一端与第二探测线的第一端之间不导通时控制发声装置发声,以提醒看护人员输液器输液完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输液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液器报警装置10、液体检测触头11、固定套111、顶部112、第一探测线113、第一端1131、第二端1132、第二探测线114、第一端1141、第二端1142、检测装置12、发声装置13、输液器20、墨菲氏滴管21、补药管211、滴嘴2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输液器报警装置10包括液体检测触头11、与液体检测触头11电性连接的检测装置12及发声装置13。
液体检测触头11包括尺寸与输液器20的墨菲氏滴管21的补药管211相对应的固定套111、从固定套111顶部112穿过的第一探测线113、第二探测线114,第一探测线113从固定套111穿出的第一端1131长于第二探测线114从固定套111穿出的第一端1141,且在第一探测线113的第一端1131、第二探测线114的第一端1141从墨菲氏滴管21的补药管21插入后,第一探测线113的第一端1131伸入至墨菲氏滴管21内的滴嘴22滴口处,第二探测线114的第一端1141伸入至墨菲氏滴管21的补药管211与滴嘴212的连通处;第一探测线113的第二端、第二探测线114的第二端与检测装置12电性连接。第一探测线113、第二探测线114为外部依次包裹有抗菌层绝缘层的金属导线,第一探测线113从固定套111穿出的第一端1131与第二探测线114从固定套111穿出的第一端1141的长度差为13mm~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兴明,未经吴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0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幼儿静脉输液椅
- 下一篇:一种体外循环整体灌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