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3D小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0208.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天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1/092;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小夜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3D小夜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有的照明灯具不单单应用于照明领域,还被应用于美化环境,制造环境的气氛,这类的照明灯具就是人们所称的灯饰。小夜灯,是室内常见的灯饰之一,不仅有照明功能,还能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现有的小夜灯通常需要事先在墙体内布设电线,灯具的位置一旦确实好后,就不可再改变位置,灯具的移动性能受到了限制,此种小夜灯由于受电源、布线的限制也无法安装在玻璃墙或玻璃门上。另外,传统小夜灯多采用白炽灯或卤素灯作为光源,具有体积大、热量高、耗电多,而且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而使用节能灯作为光源,虽可以解决热量高、耗电多的缺点,但仍不能解决体积大、寿命短等缺点,而且很难做到小功率(1W以下)因此节能灯一般不适合用于做夜灯的光源。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省电、安装移动方便、装饰效果好的、可用于玻璃门窗及光滑墙壁的太阳能3D小夜灯。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太阳能3D小夜灯,包括灯罩、LED灯、电路盒、蓄电池、电路板、太阳能板、开关及真空吸盘挂钩,所述蓄电池及电路板设于电路盒内,电路盒中心沿轴向延伸设有一空心圆柱管,LED灯安装于空心圆柱管上,灯罩套设于该空心圆柱管上,电路盒与真空吸盘挂钩可拆装连接,所述电路盒设有盒盖,所述太阳能板设于盒盖上,所述开关与电路板连接,太阳能板输出端经电路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LED灯经电路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盒周侧开设有一槽孔,开关置于槽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上设有3D图案。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吸附在光滑的墙体、玻璃墙或玻璃门上,无需考虑布线问题,且随时可以移动;吸附于玻璃墙或玻璃门上时还可以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本实用新型以太阳能为能源,不需要再外接电源,且以LED灯为发光体,耗电量低,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灯饰;且其功率可以做到1W以下,节约能源,其上设置的3D图案使得灯饰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3D小夜灯,包括灯罩1、LED灯2、电路盒3、蓄电池4、电路板5、太阳能板6、开关7及真空吸盘挂钩8,所述蓄电池4及电路板5设于电路盒3内,电路盒3中心沿轴向延伸设有一空心圆柱管31,LED灯2安装于空心圆柱管31内,灯罩1套设于该空心圆柱管31上,电路盒3与真空吸盘挂钩8可拆装连接,所述电路盒3设有盒盖32,所述太阳能板6设于盒盖32上,所述开关7与电路板5连接,太阳能板6输出端经电路板5与蓄电池4电连接,所述LED灯2经电路板5与蓄电池4电连接,所述电路盒3周侧开设有一槽孔33,开关7置于槽孔33内,所述灯罩1上设有3D图案。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吸附在光滑的墙体、玻璃墙或玻璃门上,无需考虑布线问题,且随时可以移动;吸附于玻璃墙或玻璃门上时还可以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本实用新型以太阳能为能源,不需要再外接电源,且以LED灯为发光体,耗电量低,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灯饰;且其功率可以做到1W以下,节约能源,其上设置的3D图案使得灯饰更加美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奎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0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