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送经筒子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8489.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蒋秀明;张青;滕腾;杨建成;任中杰;王冠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16 | 分类号: | D03D49/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多层 织机 送经 筒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领域的送经筒子架,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送经筒子架。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及应用成为高科技材料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碳纤维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此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独特、卓越的性能,在航空领域特别是飞机制造业中应用广泛。为了实现异形骨架的织造加工,需要对经纱张力进行控制。目前检索到的相关专利有: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10153813.6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筒子架,包括架体、锭杆及碳纤维筒,所述锭杆的端部设有张力弹簧及螺母,所述螺母将所述张力弹簧压紧在所述碳纤维筒的外端板上。旋紧或旋松螺母,就可以调节张力弹簧的压力,使动摩擦片与定摩擦片之间摩擦力增大或减小,进而调节所释放碳纤维的张力。但是在纱线织造过程中,随着碳纤维筒子直径的变化,其不能自动调节纱线的张力,在织造过程中,不能保持纱线张力恒定,影响织品的质量。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310122652.4,公开了一种织造扁平状粗经纱机织物的织机送经筒子架,该筒子架采用八字扶梯形状的若干个基架,基架与织机幅宽方向平行,设置于织机的后方,各基架左右对齐,基架两工作面呈10°~20°夹角,前工作面上的导纱瓷眼比后工作面上导纱瓷眼低10~30mm;每一工作面上装7~8层、8~9列筒子,下层筒子位置比上层相对应筒子均平行地向一个方向偏移5mm以上,导纱钩与对应的筒子转轴间距大于250mm,各基架间设有操作走道。该筒子架的纱锭在退绕过程中筒子回转与筒子转轴产生摩擦,摩擦力偏小,在织造过程中由于纱线前进速度较高,一旦容易停机或速度发生变化,筒子的惯性将使纱线失去张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送经筒子架,该筒子架能够在织造过程中自动调节每根纱线的张力,并使其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送经筒子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固装有多根锭杆;每根锭杆上均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纱筒套辊,所述两个纱筒套辊分设在所述架体两侧,并与所述锭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纱筒套辊在内侧设有内侧纱筒固定锥套,在外侧设有外侧纱筒固定锥套;所述内侧纱筒固定锥套固定在所述纱筒套辊上;所述外侧纱筒固定锥套空套在所述纱筒套辊上,并且在外侧设有锁紧螺母;所述内侧纱筒固定锥套上设有皮带槽;张紧带张紧在所述皮带槽内,所述张紧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架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张力摆臂连接,所述张力摆臂为V形,设有前后两个分臂,所述前分臂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销轴插装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后分臂的上端部与探辊支撑轴的内侧端固接,在所述探辊支撑轴的外侧端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纱筒半径探辊,所述张力摆臂通过其V形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架体上。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杆和锁母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调节螺杆贯穿所述销轴,所述锁母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上,并与所述弹簧分设在所述销轴的两侧。
所述内侧纱筒固定锥套通过键连接在所述纱筒套辊的内侧端部,所述纱筒套辊的内侧端部设有内侧纱筒固定锥套的限位轴肩。
所述内侧纱筒固定锥套的内侧端部外表面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所有所述锭杆的布置方式为:前后成列,上下成层。
在每层所述纱筒套辊中间设有均布的分丝筘,所述分丝筘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分丝筘的筘齿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采用在纱筒的传动部件-内侧纱筒固定锥套上设张紧带,张紧带一端固定,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纱筒半径探辊张力摆臂连接的结构,使弹簧的变形量随纱筒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张紧带的张力随弹簧变形量的变化而变化,最终使张紧带作用在内侧纱筒固定锥套的摩擦力矩和纱线作用在内侧纱筒固定锥套牵引力矩保持平衡,自动调节每根纱线的张力,使其保持恒定;2)由于张紧带与内侧纱筒固定锥套间的摩擦,使纱线具有初始张力;由于张紧带与内侧纱筒固定锥套间的摩擦,停机或减速时不会由于纱筒的转动惯性而使纱线拥出;3)采用在弹簧和销轴之间设置调节螺杆的结构,使纱线的张力可调;4)纱筒更换方便;5)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侧视图,即本实用新型一个锭杆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即本实用新型纱筒固定在锭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8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绷缝机压脚
- 下一篇:一种防紫外线阳粘竹混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