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片纱张力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8480.1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成;滕腾;李丹丹;张青;任中杰;王冠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04 | 分类号: | D03D49/04;D03D4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多层 织机 张力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纱线张力调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片纱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及应用成为高科技材料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碳纤维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此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独特、卓越的性能,在航空领域特别是飞机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多层角联机织技术是在多层经纱织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骨架织造技术。针对碳纤维织物成品厚度大、碳纤维表面不耐磨的特性及织造层数多等特点,对于织机张紧部分的设计及研究有一定特殊要求,织造时要求经纱始终具有张力,保持张紧状态。目前检索到的相关专利有: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122333.3公开了一种恒张力送经装置,它是在织机送经辊与织机的后梁之间增加一个线仓,线仓中贮藏着一定长度的经线,并通过空气弹簧提供经线张力。调节空气弹簧的工作压力,可以调节经线张力的大小。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620755.9公开了一种恒张力装置,由前导轮、固定轮、后导轮、宽带网线、支架、配重轴、配重杆、配重、恒张力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的下部前端设置配重轴,配重轴上设置配重杆,配重杆可绕配重轴转动,配重杆的另一端设置恒张力轮,配重杆的中部设置配重,配重可沿配重杆滑动;支架的上部前端设置前导轮,支架的上部后端设置后导轮,支架上前导轮与后导轮之间设置固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恒张力装置结构简单,张力调节方便,适合宽带网线生产的需求。上述专利在用于多层片纱的张力调节时,体积庞大,所需安装空间较大,对厂房要求较高,增加了厂房基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片纱张力调节装置,该装置在用于多层片纱的张力调节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体积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多层角联织机片纱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部张力调节支架和下部张力调节支架,所述上部张力调节支架和所述下部张力调节支架呈上下对称布置,并且纵向断面呈V形,V形开口与织机织口相对;所述上部张力调节支架上成对安装有沿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上部送经辊和上部摆动张紧辊;所述上部送经辊转动连接在上部摆臂转轴上,所述上部摆臂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上部张力调节支架上;所述上部摆动张紧辊转动连接在上部摆辊支承轴上,所述上部摆辊支承轴通过固接在其两端的上部摆臂固接在所述上部摆臂转轴上,所述上部摆臂的下端与所述上部摆辊支承轴连接,所述上部摆臂的上端与所述上部摆臂转轴连接;在所述上部摆臂靠近织机织口的一侧下部和机架之间夹压有弹簧I;所述下部张力调节支架上成对安装有沿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下部送经辊和下部摆动张紧辊,所述下部送经辊转动连接在下部摆臂转轴,所述下部摆臂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下部张力调节支架上;所述下部摆动张紧辊转动连接在下部摆辊支承轴上,所述下部摆辊支承轴通过固接在其两端的下部摆臂固接在所述下部摆臂转轴上,所述下部摆辊支承轴位于所述下部摆臂转轴的上方;在所述下部摆臂靠近织机织口的一侧上部和机架之间夹压有弹簧II。
在所述上部摆臂的上端设有配重支撑杆I,所述配重支撑杆I与所述弹簧I分设在所述上部摆臂的两侧;所述下部摆臂的上端与所述下部摆辊支承轴固接,所述下部摆臂的中部与所述下部摆臂转轴固接,在所述下部摆臂的下端设有配重安装孔和配重支撑杆II,所述配重支撑杆II与所述弹簧II设置在所述下部摆臂的同侧。
所述上张力调节支架和所述下张力调节支架均是由至少两分段连接形成的。
所述上部送经辊、所述下部送经辊、所述上部摆动张紧辊和所述下部摆动张紧辊均是由轻质SCP复合钢管制成的。
所述配重支撑杆I和配重支撑杆II均是倾斜设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在送经方向上,采用弹簧压紧摆臂,摆臂带动摆臂支承轴上的摆动张紧辊压紧纱线,使纱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结构简单,效果显著;2)采用在机架上安装纵向断面呈V形上下对称布置的上、下部张力调节支架,能够使纱线布局清晰,无干涉,保证多层纱线顺利进入织机,并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体积小;纱线作用在上、下张力调节支架上的竖直力能够部分抵消,改善机架的受力状况,增强装置的稳定性;3)送经辊和摆动张紧辊均采用轻质SCP复合钢管,减少了对纱线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剖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8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