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塞穿刺器和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986.7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玉彤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3019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塞 穿刺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塞穿刺器和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其中,瓶塞穿刺器是输液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瓶塞穿刺器通常包括:针管101和针管座102,其中针管101的顶端部为针尖,未端部与针管座102连接,所述针管101的靠近针尖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液孔103,所述排液孔103与所述针管101内部的出液通道(图未示出)相连通。由于排液孔103设置在靠近针尖的位置上,因而输液瓶中的液体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被输完,导致药物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塞穿刺器和输液器,能够保证输液瓶中的药物最大程度地用完,降低了药物浪费的程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塞穿刺器,包括:
针管和针管座,其中针管的顶端部为针尖,末端部与针管座连接,所述针管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设置于所述针管内部的出液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针管座的上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
优选的,所述排液孔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液器,包括一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穿刺器包括:
针管和针管座,其中针管的顶端部为针尖,末端部与针管座连接,所述针管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设置于所述针管内部的出液通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针管座的上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毫米。
优选的,所述排液孔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瓶塞穿刺器针管上的排液孔设置在针管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因而输液瓶中的液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没用完,降低了药物浪费的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瓶塞穿刺器包括:针管201和针管座202,其中针管201的顶端部为针尖,末端部与针管座202连接,所述针管201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液孔203,所述排液孔203与设置于所述针管201内部的出液通道(图未示出)相连通。
所述排液孔203与所述针管座202的上端面的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5毫米。
最佳的,所述排液孔203与所述针管座202的上端面的距离L等于5毫米。
此外,所述排液孔203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排液孔203的个数为多个时,可以使得出液更顺畅。
由于排液孔103设置在针管201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因而输液瓶中的液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没用完,降低了药物浪费的程度。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该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301、滴壶302、输液管303、流速调节器304、药液过滤器305、静脉针管306以及护帽307。
其中,瓶塞穿刺器301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瓶塞穿刺器的结构相同,包括:针管和针管座,其中针管的顶端部为针尖,末端部与针管座连接,所述针管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设置于所述针管内部的出液通道(图未示出)相连通,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输液管相连通。
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针管座的上端面的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5毫米。
最佳的,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针管座的上端面的距离等于5毫米。
此外,所述排液孔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排液孔的个数为多个时,可以使得出液更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瓶塞穿刺器针管上的排液孔设置在针管的靠近末端部的侧面上,因而输液瓶中的液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没用完,降低了药物浪费的程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玉彤,未经赵玉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