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564.X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海峰 |
主分类号: | F16K31/05 | 分类号: | F16K31/05;F16K31/53;F16K3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李振中 |
地址: | 8300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行程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角行程执行机构是一种输出角位移的电力驱动机械装置,俗称电动头。根据动作方式分为:直行程和角行程(多回转、部分回转)两大类。现在的角行程执行机构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在电机故障或阀门转矩意外增加时,无法进行手动控制,往往造成阀门卡死,阀杆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能够消除阀门卡死、阀杆损坏的问题,确保角行程执行机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壳体内的转轴以及电动机,在壳体内的转轴上由上到下分别安装着从动齿轮以及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蜗轮与水平安装在壳体下部侧面内的手动蜗杆相啮合,由行星齿轮带动旋转的一只下齿圈安装在壳体下部内,该下齿圈的下部中心轴从壳体底部伸出构成输出接头,在转轴上部由下到上分别安装着阀位反馈电位器以及与PC板相连的限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主要是由相互隔离的电器控制部分和齿轮传动部分组成。电机转矩通过主齿轮传送到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外部始终啮合一手动蜗杆,运行时也不分开,这种设计使电机在故障或阀门转矩意外增加时可直接通过手轮进行手动控制。安装的阀位反馈电位器以及限位开关,能够实现转矩保护,以防止阀门被卡死时造成的阀杆损坏。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全部采用小齿隙密封齿轮,具有效率高、噪声低、寿命长、稳定可靠、无需加油,多种运行速度,可满足各种控制系统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快速响应及稳定性。驱动电机采用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制作的高速同步电机,运行平稳。具有体积小、力矩大、抗堵转、控制精度高等特点。阀位反馈元件采用全密封高精度多圈电位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死区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智能控制器内装、操作方便,广泛适合于阀门、风门管道的开关控制和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子式角行程执行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竖直安装在壳体16内的转轴2以及电动机3,转轴2的顶端安装着阀位显示板1。在壳体内的转轴上由上到下分别安装着从动齿轮5以及行星齿轮组6,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构成蜗轮与水平安装在壳体下部侧面内的手动蜗杆10相啮合,手动蜗杆10的外侧端安装着手轮11。由行星齿轮带动旋转的一只下齿圈7安装在壳体下部内,该下齿圈7的下部中心轴从壳体底部伸出构成输出接头8,在转轴上部由下到上分别安装着阀位反馈电位器14以及与PC板15相连的限位开关17,限位开关17由安装在转轴上部的阀位凸轮4触发。蜗杆的前后部杆体上分别套装设置着碟簧组件9。正常工作时,由电动机3通过所述的传动齿轮机构、输出接头8输出角位移;出现电机故障、转矩突增等故障时,可以断开电机电源,通过转动手轮11继续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智能控制器内装、操作方便,广泛适合于阀门、风门管道的开关控制和调节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海峰,未经董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烟囱防雨帽
- 下一篇:井控节流及放喷管线用缓冲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