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聚能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307.6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国庆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1;C10J3/20;C10J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区创业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聚能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聚能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民用炉灶,无论做饭烧水炉、取暖炉,还是做饭取暖两用炉,都是在炉灶体内设有炉箅,炉箅的上方为炉膛,炉箅的下方为炉底,炉灶体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加料口和排烟道。这种传统炉具的不足之处是煤柴燃烧时烟气大,烟囱冒黑烟,污染环境,燃烧不充分,由于燃烧不充分火苗不旺,影响烧水做饭。
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气化燃烧炉,其结构是有一个气化装置,柴、草产生的可燃气体通过管子通到炉头上间接燃烧,所以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民用炉具冒黑烟、火苗不旺以及现有气化炉灶结构复杂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煤、柴两用的一种生物质聚能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质聚能炉灶包括炉灶体,炉灶体内设有炉箅、炉膛和炉底,炉灶体上设有加料口和排烟道,其特征是,炉膛被间隔成上、下两个空间,下部空间为气化室,上部敞口的空间为燃烧室,气化室内设置导火筒,导火筒上设置有通气孔,导火筒的底口通过炉箅与炉底相导通,导火筒的上口与燃烧室相通。气化室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加料口,加料口上设有封门,燃烧室的一侧设置排烟道,排烟道连接烟囱。炉灶体上部的燃烧室为双层壁的热水间。
其燃烧原理是,气化室内填加煤、柴后引燃,封闭封门后在缺氧无明火 条件下产生气化,可燃气体在烟囱的负压下,通过导火筒的通孔进入燃烧室点燃后产生火苗,通过从炉底进入的氧气助燃进行充分地无烟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煤、柴两用使用灵活;2、不冒黑烟,不熏黑锅底,不污染环境;3、火苗旺,热值高,做饭烧水快;4、结构简单,适于在广大农村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炉灶体;2、加料口,3、炉箅;4、炉底;5、风门;6、导火筒;7、通气孔;8、气化室;9、燃烧室;10、排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构造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生物质聚能灶,在炉灶体1内设有炉箅3、炉底4和炉膛,炉箅3以下为炉底4用于清除灰渣和进气助燃,炉箅3上方的炉膛为气化室8,气化室8上方为放置锅、壶等加热炊具的燃烧室9,气化室8内设置导火筒6,导火筒6上布置有通气孔7,导火筒6的底口通过炉箅3与炉底4相导通,导火筒6的上口与燃烧室9相通,气化室8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加料口2,加料口2上设有封门,燃烧室9的一侧设置排烟道10,排烟道10连接烟囱。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国庆,未经江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座
- 下一篇:一种高可靠限速切断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