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4237.2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汪晨辉;崔欣超;石铭磊;刘涛;雷琳;张含露;李威;朱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小区 楼道 智能化 节能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城市大环境的建设、居住环境的有效改善,由此产生的住宅建筑能耗近占了整个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之余,不得不面对人口增长、生态环境被破坏、基础设施老化、能源紧缺等实际的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政府部门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将会给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台了一系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倡导全民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针对住宅建筑能源被过度消耗的现状,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了节能型住宅建筑的概念:对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细部构造处理以及施工管理等各种技术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规范相关的实施标准,提倡节约建筑成本,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推广节能技术。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体现。过去几年,我们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距离节能型住宅建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实现了更大意义上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包括与门轴连接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与中间储能装置连接,中间储能装置分别与电流变换器和控制装置连接,电流变换器与负载连接,控制装置与最终储能装置连接;所述负载包括LED灯,LED灯与照明电路连接,照明电路与自动开关控制装置连接,自动开关控制装置与电流变换器连接。
所述中间储能装置为超级电容,最终储能装置为铅酸蓄电池。
所述自动开关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光控电路和继电器,红外线感应器与红外线光控电路连接,红外线光控电路分别与电流变换器和继电器连接,继电器与照明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推动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且独立于电网,与现有的楼道感应灯相比,不需消耗其它可能带来污染的能源,在能源利用上实现了节能减排;
2、采用低能耗的LED灯进行照明,并且通过自动开关控制装置使LED灯的开关控制更加智能化,与现有的楼道感应灯相比,实现了更大意义上的节能;
3、采用超级电容与控制装置连接,使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的电压更趋于稳定,延长了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
1、发电装置;2、中间储能装置;3、电流变换器;4、控制装置;5、负载;51、LED灯;52、照明电路;53、自动开关控制装置;531、红外线感应器;532、红外线光控电路;533、继电器;6、最终储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小区楼道智能化的节能型楼道灯系统,包括与门轴连接的发电装置1,所述发电装置1与中间储能装置2连接,中间储能装置2分别与电流变换器3和控制装置4连接,电流变换器3与负载5连接,控制装置4与最终储能装置6连接;所述负载5包括LED灯51,LED灯51与照明电路52连接,照明电路52与自动开关控制装置53连接,自动开关控制装置53与电流变换器3连接;所述自动开关控制装置53包括红外线感应器531、红外线光控电路532和继电器533,红外线感应器531与红外线光控电路532连接,红外线光控电路532分别与电流变换器3和继电器533连接,继电器533与照明电路52连接。
所述中间储能装置2为超级电容,最终储能装置6为铅酸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4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占地方铁路客车卧铺供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