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半径回转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2628.0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奇;吴忠华;谢华;胡勇;杜祥顺;牟乾志;彭伟;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宾普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58 | 分类号: | E02F3/358;E02F3/36;E02F3/38;E02F3/40;E02F3/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径 回转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尤其属于挖掘机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半径回转挖掘机的设计制造。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机械,特别是在土石方量大的隧道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隧道施工工程无论是在铁路建设还是在公路建设中都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施工部分。隧道的施工不仅进度缓慢,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目前国内隧道施工的常用施工方法是在爆破前用起重设备将打爆破孔用的支架吊至开口地段,再倒换普通挖掘机进入隧道对隧道顶部进行清危作业。清危作业完成后将挖掘机退至开口地段倒换铲装机进入隧道清理爆破后的土石方。土石方清理完成后将铲装机退至开口地段倒换挖掘机进入隧道挖反仰拱。并将打爆破孔用的支架吊至隧道前端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对目前隧道施工为什么会需要如此多的施工工序进行了解分析不难发现,施工设备在隧道里无法实现回转是问题所在的致命原因。隧道施工需要能在隧道有限空间内实现360度小半径回转并集合清危装置、正反铲斗互换于一体的多功能隧道挖掘机。在有限空间内隧道挖掘机铲装力、挖掘力和起重量都需要适应环境和使用的要求,可在隧道施工中实现一机多用。
中国专利ZL200820097754.3公开了一种回转半径小的正反铲可互换挖掘机,该专利通过将小臂油缸的缸底直接固定在回转平台上,由安装在回转平台上的小臂油缸直接对小臂施力实现正铲和反铲,大臂和小臂在大臂油缸的作用下可向后倾斜,大大减少了挖掘机的回转半径,有利于在隧道施工。该专利针对正反铲的应用和回转半径提供了技术方案。在隧道挖掘机实际使用中,随着施工速度和工程量的增加,需要在实现小半径回转的同时,增加挖掘机的铲装力、挖掘力和起重量,因此挖掘机各结构的设计和布置一直是挖掘机行业努力探索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小半径回转挖掘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大铲装力、挖掘力和起重量,挖掘机整体和各组成部件结构更合理的小半径回转挖掘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小半径回转挖掘机,包括回转平台、下端与回转平台铰接的大臂、后端与大臂上端铰接的小臂、与小臂前端铰接的铲斗,大臂上端与大臂油缸活塞铰接支撑,小臂与小臂油缸活塞铰接支撑,铲斗还与铲斗油缸通过摇杆和连杆铰接,其中:所述小臂油缸缸体铰接在回转平台前端,大臂油缸缸体与回转平台铰接并位于小臂油缸缸体与回转平台铰接位后、回转平台回转圆前部,大臂与回转平台铰接位位于回转平台回转圆后部。
所述大臂是变横截面箱体,箱体纵向近似三角形,三角形短边两顶点分别与小臂和大臂油缸铰接。
所述大臂上三铰接位形成的三角形最大角的角度不大于95度。
所述大臂油缸是一组。
所述小臂是近似钝角三角形箱体,各铰接位均位于形成箱体的三角形三角内,钝角顶点部是小臂油缸和铲斗油缸铰接部。
所述小臂油缸和铲斗油缸均有两组。
进一步所述铲斗是正铲斗或反铲斗。
所述正铲斗与连杆铰接边有高于铲斗口平面的清危装置。
所述大臂在回转平台上左铰接点与右铰接点的距离不小于小臂油缸铰接位之间的距离。即大臂与回转平台铰接位两受力点的距离不小于小臂油缸铰接位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宾普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宾普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2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半径回转挖掘机小臂结构
- 下一篇:包装机振动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