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汽车自动称重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0675.1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素华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2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7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汽车 自动 称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称重计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汽车自动装载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式电子汽车称重技术,也就是仅具有称重功能的电子汽车衡已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汽车衡一般由承重平台、称重框架、称重传感器和计量显示装置组成,主要功能就是称重计量,有的还具有对称重数据的编辑和储存打印功能。但是,这种固定式电子汽车衡在煤炭定量装载领域的应用仍存在着不足,现在典型的汽车装车过程如下:汽车在煤场或煤仓由装载机或给煤机装车,由装车人员估计装载量,然后汽车行驶到汽车衡上进行称重,当汽车超重时,汽车需驶下汽车衡到专门的卸载点进行卸载,然后重新驶到汽车衡上进行称重;当汽车装载严重不足时,汽车需驶下汽车衡到专门的装载补煤点进行补装,然后重新驶到汽车衡上进行称重。这样的装车流程造成了装车反复、效率低,装车质量差、准确性差,并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专利号为ZL2009202497028的一种自动输送汽车衡,其原理是在原有常规汽车衡的称重平台上加设汽车输送装置,汽车输送装置带动其上汽车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这样,在汽车称重装载的过程中,仅依靠装料控制人员单独的操作即可以完成整个过程,因此自动输送汽车衡克服了固定式汽车衡的缺点,避免了在装料过程中的加减料过程,具有装载快速、稳定、准确、效率高等优点;但是,自动输送汽车衡输送装置下部的称重部分需满足汽车长度及移动距离的要求,称重部分与输送部分为分体式,称重部分不随输送部分移动,造成自动输送汽车衡总长度较长,安装空间大,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制造成本高,洒落的物料容易进入输送装置与称重部分之间的空隙中,造成输送装置故障,故障率高,且维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称重定量设备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汽车自动装载称重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移动式汽车自动称重台,包括称重台、行走机构,称重台设置在行走机构上并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其移动。
称重台包括称重台板、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支撑称重台板。
所述行走机构采用滚轮式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采用齿轮齿条式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采用链轮链条式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采用绳索与卷绳器式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采用销齿式行走机构。
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导轨,导轨与滚轮配套。
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牵引器。
所述牵引器采用钢丝绳牵引器。
所述牵引器采用链牵引器。
所述牵引器采用齿轮齿条牵引器。
所述牵引器采用销齿牵引器。
所述牵引器采用钢丝绳牵引器、链牵引器、齿轮齿条牵引器或销齿牵引器。
所述称重台包括阻车器,阻车器设置在称重台板上。
所述阻车器采用固定式阻车器。
所述阻车器采用活动式阻车器。
所述阻车器采用固定式阻车器和活动式阻车器。
所述称重台板设有挡车器。
所述挡车器采用挡板式挡车器。
所述挡车器采用挡杆式挡车器。
所述挡车器采用挡帘式挡车器。
所述挡车器采用挡板式挡车器、挡杆式挡车器和挡帘式挡车器。
所述称重台板包括引台,引台设置在称重台板的前端。
所述移动称重台板包括引台,引台设置在称重台板的后端。
所述移动称重台板包括引台,引台设置在称重台板的两端。
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为信号无线发射方式。
所述称重传感器采用有线称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将称重台板与称重传感器设置于行走机构,使称重传感器与称重台板 同时随行走机构行走,达到称重台板上的汽车装料时由一人控制即可完成整个装料过程;
第二、该移动汽车自动装载称重装置将称重台板、称重传感器、行走机构组合移动,减少了自动输送汽车衡输送装置下部的称重部分需满足汽车长度及移动距离的设施,解决了自动输送汽车衡称重部分不随输送部分移动,造成自动输送汽车衡总长度较长,安装空间大,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占地空间小,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生产制作;
第三、称重台板对称重传感器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洒落的物料不容易进入输送部分与称重部分之间的空隙中;减少了使用故障、提高了整机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素华,未经刘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0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80毫米厚高强度桥梁钢气保对接焊接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水龙头和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