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物料输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7279.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江雄;郎锐;王发生;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林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城***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物料 输送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垃圾处理中的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物料输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餐饮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城市的餐厨废弃物的有效收集与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也开始成为各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将收集来的餐厨垃圾按照生物工艺需要传输,同时满足工艺处理中对温度的要求,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餐厨废弃物的输送设备主要有螺杆泵、转子泵、柱塞泵式物料输送装置以及斗提机。但是,螺杆泵、转子泵式物料输送装置不允许物料中有玻璃碎片等坚硬物质;柱塞泵式物料输送装置需要外部喂料,进料口距离地面高,且输出的物料会变得密实,不适合后期的水解工艺要求。另外,餐厨垃圾的最终的处理工艺总是离不开加温,传统的做法就是在反应釜中设置加热装置,但在进入下一工序的处理时,物料在传输途中热量损失严重,为此重复设置加热装置,即浪费能源和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成本,这就使得斗提机在餐厨垃圾处理传输中应用收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物料传输的同时加热物料的螺旋式物料输送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物料输送加热装置,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筒体,筒体内设置有螺旋叶片,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作为出料口;筒体外设置有外筒体,且外筒体与筒体之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外筒体外设置有保温层;在外筒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下部 设置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螺旋叶片的旋转使得物料按照大箭头方向在筒体内滚动前进,来自锅炉的热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外筒体与筒体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在筒体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环形加热面,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升温;释放了热量的水经过出水口回到锅炉再次加热。如此循环加热实现了物料传输途中的升温。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原有螺旋输送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了物料传输的同时进行预热,不但满足了物料后续处理工艺的需要,而且节约了处理时间,降低了能耗,降低了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螺旋式物料输送加热装置,包括架体8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筒体5,筒体内设置有螺旋叶片6。筒体5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作为出料口;筒体5外设置有外筒体3,且外筒体3与筒体5之间形成环形腔体。外筒体3外设置有保温层2。外筒体3及筒体5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外筒体3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4,下部设置有出水口7。
螺旋叶片6在动力作用下旋转,带动物料在筒体内滚动前进。来自锅炉的热水通过进水口4进入外筒体与筒体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在筒体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环形加热面,对筒体内的物料进行加温;释放了热量的水经过出水口7回到锅炉再次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了物料传输途中的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林,未经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72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锑白炉气相冷却结晶装置
- 下一篇:餐厨垃圾除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