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4628.6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宏;王胜才;王南江;柏春光;曹善辉;丛永杰;罗洪新;白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5B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54005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吸收 式热泵 回收 冷凝 集中供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属于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在纯凝工况下的能源利用率通常低于40%,而在有抽汽供热的情况下能源综合利用率也不到60%,在损失的能量中,由低温循环水所带走的能量约占电厂总耗能的30%以上,如何充分高效的利用这部分能量将会对社会、环境、电厂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些利益对社会来说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和对政府的信任感;对环境来说可以节约燃煤、节约大量水,减少温室气体CO2和NOX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的排放;对企业来说可以优化设备、降低成本,缓解现有供热机组供热不足的问题,满足更大的供热需求,为更大的供热面积提供热源,从而进一步拓展供热市场。不仅使火电厂“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更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采用热泵回收排汽余热后,对于一台300MW亚临界机组来说,可增加电厂对外供热能力130.59MW,相当于电厂每年可节约7.05×104t标准煤,并可减排相应的大气污染物和粉煤灰,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年可节约冷却用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蒸发器、热交换器和溶液腔,发生器与冷凝器通过通气管道连接,发生器及冷凝器与吸收器相连,吸收器设于溶液腔内,且吸收器环绕蒸发器设置,吸收器下端设有热煤进口,发生器上设有驱动热源,发生器下端设有驱动热源出口。由于设有热交换器,可将电厂余热加以回收利用,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益,并可以节约冷却用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前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发生器与驱动热源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电动调节阀。由于设有电动调节阀,使驱动热源随系统内需要,自动调节驱动热源的输入量。
前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冷凝器上设有热煤出口和余热吸收管。由于冷凝器上设有余热吸收管,可以将蒸发用热量加以利用,提高了锅炉定排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前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溶液腔下端设有溶液泵。
前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蒸发器两端设有低温热源进口和低温热源出口。
前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蒸发器下端设有冷剂泵,冷剂泵上设有余热吸收管。
在所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溶液腔上设有自动抽气装置。
在所述的这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中,自动抽气装置的通气管道口上设有真空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有热交换器,可将电厂余热加以回收利用,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益,并可以节约冷却用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设有电动调节阀,使驱动热源随系统内需要,自动调节驱动热源的输入量;由于冷凝器上设有余热吸收管,可以将蒸发用热量加以利用,提高了锅炉定排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发生器,2-冷凝器,3-吸收器,4-蒸发器,5-热交换器,6-溶液腔,7-热煤进口,8-驱动热源,9-电动调节阀,10-热煤出口,11-溶液泵,12-低温热源进口,13-低温热源出口,14-冷剂泵,15-余热吸收管,16-自动抽气装置,17-真空泵,18-驱动热源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集中供热系统,包括发生器1、冷凝器2、吸收器3、蒸发器4、热交换器5和溶液腔6,发生器1与冷凝器2通过通气管道连接,发生器1及冷凝器2与吸收器3相连,吸收器3设于溶液腔6内,且吸收器3环绕蒸发器4设置,吸收器3下端设有热煤进口7,发生器1上设有驱动热源8,发生器1下端设有驱动热源出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交叉极化前后比的水平方向65°基站天线
- 下一篇:一种热网循环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