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尘放矿储矿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3692.2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4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佳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4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尘放矿储矿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和选矿厂储矿所用的可实现无尘放矿的储矿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种矿山和选矿厂使用的储矿仓均采取直接放矿的方式进行储矿操作,即将破碎成不同粒度的矿石用皮带运输机运送至储矿仓上方,矿石从皮带运输机下料口直接落到储矿仓内,一是加快了储矿仓仓底和仓壁的磨损,缩短了储矿仓的使用寿命;二是矿石在下落和冲击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使在此岗位上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极易患上矽尘肺等职业病,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部分是采用喷水的方法来对储矿仓进行抑尘,但在北方此办法却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夏天虽然可以使用,但却极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当冬天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时,喷水系统的喷嘴以及管路系统就会结冰造成无法喷水的窘境。特别是由于冬天空气较干燥,不仅更容易产生粉尘,而且污染的范围亦相对扩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通过缩短矿石下落距离和改变矿石在储矿仓内的运行轨迹,从而减轻粉尘污染,改善职工作业环境,避免职业病发生的无尘放矿储矿仓。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尘放矿储矿仓,其特征在于,由溜槽及支架组成;在储矿仓内设有一螺旋形溜槽,溜槽通过支架连接在储矿仓内壁上。
所述溜槽上端受料口高于储矿仓的上沿,并对正和接近于皮带运输机的下料口;溜槽下端的出料口位于储矿仓仓壁与仓底的结合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螺旋形溜槽设于储矿仓内,且溜槽受料口与出料口分别设于接近皮带运输机下料口和仓底的位置上,在不改变储矿仓结构的前提下,使矿石沿着螺旋形溜槽缓慢滑落到储矿仓的底部,既可极大缩短矿石下落的距离,缓解矿石的冲击力,减轻对储矿仓仓壁及仓底的磨损,延长储矿仓的使用寿命;又能抑制粉尘的扬起高度,避免粉尘飞出储矿仓,从而有效减少粉尘污染,改善作业环境,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源。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其他非矿产品储料仓。
附图说明
附图为无尘放矿储矿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储矿仓1、溜槽2、支架3。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储矿仓1、溜槽2及支架3。溜槽2的整体形状为螺旋形,系由槽帮和槽底两部分组成,在槽底两侧均焊接有槽帮。溜槽2的大小、尺寸需根据储矿仓1的内径、深度及矿石的特性参数等对应设计。
将用钢板做成的三角形支架3焊接到溜槽2槽底的下表面上,支架3的个数以保证溜槽2连接牢固并且不变形为准;再将螺旋形溜槽2放入储矿仓内,并使螺旋形溜槽2下端的出料口置于储矿仓1仓壁与仓底的结合处、受料口高于储矿仓1的上沿,并对正和接近于皮带运输机下料口的位置上,然后将支架3用螺栓固定到储矿仓1的内壁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佳,未经刘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3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翻转平台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组合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