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摩托车折叠便携式自救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987.8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振清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摩托车 折叠 便携式 自救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救拖车采用合页连接、折叠、可转向、受自然重力可自锁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救拖车有的不易携带,有的虽采用折叠技术但拖车负载后在转向、转弯灵活性及稳定可靠性上存在不足;有的拖车在装卸故障轮胎时方便性和实用性上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自救拖车车头采用双万向轮导向,在自救时可随意转弯,稳定可靠,车身采用重力自锁技术,亦可折叠,携带方便更加方便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拖车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摩托车折叠便携式自救拖车,由凹槽前挡板、扇形凹槽底板、球形万向轮、定向承载滚轮、合页构成拖车主体。
车头两球形万向轮由连杆连接可同时进行转弯导向,车身凹槽前挡板底端两槽侧面夹角与扇形凹槽底板上平面受重力作用可形成自锁状态。
车头两球形万向轮承载面与凹槽前挡板上端底平面以焊接形式连接。
车身凹槽前挡板下端底面与扇形凹槽底板底面由合页连接。
本实用新型拖车实施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车头球形万向轮采用双轮平行转向技术(双轮左右平行转向角度大可达45°,转弯半径小可达550mm),稳定可靠,拖车转弯时不易翻倒。
2、根据工程力学计算出的车头球形双万向轮直径尺寸所确定的拖车前挡板的坡长,可适用不同电动、摩托车轮胎的直径尺寸,拖车车头便于导向,减少摩擦力,使得电动车、摩托车在拖车上推行时易过沟坎,更省时省力。
3、车身凹槽底板采用扇形面设计,可适用不同电动、摩托车轮胎的厚薄尺寸。
4、车身通过折叠方式,外出携带方便。是电动车、摩托车爆胎自救的必备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身凹槽前挡板与双球形万向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身凹槽前挡板与双球形万向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形成自救拖运状态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主视图。
图中产品构成所必要的零部件:
1、凹槽前挡板1件
2、扇形凹槽底板1件
3、球形万向轮2件
4、定向承载滚轮2件
5、连杆1件
6、螺钉1件
7、蝶母1件
8、铆钉2件
9、合页1件
备注:10、固轮备用栓系孔4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图1所示实施示例中,车身凹槽前挡板(1)采用弯形设计制成凹槽斜坡状,凹槽前挡板(1)车头底面与球形双万向轮(3)承载面通过焊接连接。可防止电动、摩托车车轮滑落。
在图2所示实施示例中,车头两球形万向轮(3)转动平面中心钻孔,再由连杆(5)两端钻孔进行铆钉(8)连接,使两轮转动角度方向一致,两球形双万向轮(3)由连杆(5)连接可同时进行转弯导向。拖车随电动、摩托车推行转弯时进行导向转弯,使得转弯时的稳定性加强。
在图3所示实施示例中,当凹槽前挡板(1)两槽侧面底端的夹角作用在扇形凹槽底板(2)上平面时,凹槽上平面形成坡度,同时凹槽前挡板(1)两槽侧面底端的夹角形成自锁状态,可防止电动、摩托车向前推行时翻倒。将凹槽前挡板(1)槽边侧面蝶母(7)的固定螺钉(6)嵌入扇形凹槽底板(2)槽边侧面缺口,在蝶母(7)紧固后,合页(9)旋转展开形成拖车自救拖运状态。过比较坎坷的路面时可用绳索通过固轮备用栓系孔(10)将车轮固定,可起到更好的自救拖运效果。
在图4所示实施示例中,拖车卸载后松动蝶母(7),凹槽前挡板(1)两球形万向轮(3)与两定向承载轮(4)相对折叠,拖车形成折叠形状,折叠后拖车可放入电动、摩托车后备箱或前篮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振清,未经郭振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主缸活塞推杆总成
- 下一篇:一种攻丝机动力头主轴与壳体的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