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2548.7 | 申请日: | 201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哲;姜洪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5/42 | 分类号: | B23Q35/4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零件 外形 铣切靠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用于复合材料成型后的外形切割,属于手工外形铣切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材料应用日益增长,各种成型工艺、方法也日趋成熟,然而在成型后的复合材料制件的外形切割是后续装配的关键工序。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是手动沿模胎上的外形线进行切割;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柔性夹具为数控切割复合材料制件提供了很大的进步,在各大主机厂也先后引进柔性夹具配套数控铣切外形,个别机厂也逐步引进了柔性夹具配套超声切割复合材料制件。
上述手工外形切割是目前最广为采用的切边方法,然而该方法属于纯手工操作,完全凭借人为控制切割工具沿胎线切割,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工具的震动或者人为操作的失误极易造成制件的外形超差;对于绝大多数的复合材料大型制件目前采用金属钢制工装固化成型,热膨胀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外形精度的障碍,常见的现象便是,“一个零件一个样”,很难保证制件外形的高重复性,柔性夹具通过改变支撑柱点阵,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换吸夹零件的形面,但是对于一台数控配套柔性夹具的设备每次也只能对一个零件进行加工,尤其是当今民用航空的商业化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效也无疑成为各大供应商追逐的目标,加之柔性夹具及数控铣切设备价格不菲,运行成本高,使得制件成本提高了很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该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可以在手工操作外形切割的环境下,可以得到高精度、高互换性的复合材料制件,其不仅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降低了成本,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与零件铣切外形一致的玻璃钢板的上表面设有钢制吊架,在钢制吊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真空嘴,在玻璃钢板外周还设有截面为Z形的铝导轨;在玻璃钢板的下表面的外周设有真空管路,真空管路通过中心向四周发射的真空管路与真空嘴相通;在外周的真空管路的外侧设有密封垫,并在玻璃钢板的两端侧设有定位耳片孔。
该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采用玻璃钢为盖板的结构,通过真空的吸力将待加工复合材料进行吸合,并通过定位孔进行定位;采用Z形截面的铝导轨,使铣刀沿铝导轨运行,从而切削除高精度的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的主视图。
图2为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的后视图。
图3为工作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复合材料零件外形铣切靠模,与零件铣切外形一致的玻璃钢板7的上表面设有钢制吊架3,在钢制吊架3的两侧分别设有真空嘴2,在玻璃钢板7外周还设有截面为Z形的铝导轨1;在玻璃钢板7的下表面的外周设有真空管路4,真空管路4通过中心向四周发射的真空管路4与真空嘴2相通;在外周的真空管路4的外侧设有密封垫5,并在玻璃钢板7的两端侧设有定位耳片孔6。
在铣切过程中,操作者手持风动铣刀工具8,使导轮9在铝导轨中连续流畅运行,并保持整个导轮9与玻璃钢板7边缘的相邻垂直边靠紧运行,使得铣刀11在运行过程中的轴向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制件的轮廓度及互换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切割效率也道道了极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2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定位表壳夹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