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光型变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51182.1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微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Q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光型变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照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光型变光器。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半分钟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死亡人数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占全世界的16%左右,居世界第一。在中国,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就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滥开远光灯是车祸的元凶,尽管夜间行车的密度一般只有白天的10~20%,但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却有增无减,尤其在夜间等无自然光的情况下行驶或在隧道中会车时,车大灯没有及时从远光灯调为近光灯,会严重影响对方车辆的驾驶,最终导致车祸的发生。同时22%行车意外是在光线不佳的视野下发生的。以上则说明在开车时,与其它车会车时,需关闭远光灯;在夜间、隧道等缺乏甚至没有自然光的情况下行驶时,尽量使得行车光线要足够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光型变光器,能够在机动车会车时,自动由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非会车时,重新转换成远光灯,提供在夜间、隧道等缺乏甚至没有自然光的情况下行驶车辆足够的亮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光型变光器,包括电容、光敏传感器、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电容、光敏传感器、三极管和继电器都连接在电路中;所述光敏传感器分别与三极管通过导线相连;所述三极管通过导线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通过导线与远光灯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通过导线与近光灯相连,所述电容与所述继电器并联。
可选的,所述三极管有三个。
可选的,所述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
可选的,所述电容有两个,并且分别与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相互并联。
可选的,还包括电阻和二极管;所述电阻有六个,所述二极管有一个。
可选的,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继电器并联。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借助光敏传感器能够感光的功能,对行驶在夜间、隧道等无自然光的情况下的机动车进行车灯的调整。当开启大灯控制开关后,由于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远光灯接通,使得所述远光灯点亮,提供机动车行驶的光亮。当所述光敏传感器检测到有光时,此光可以是会车时对面车辆的车灯,也可以是道路旁路灯的发出的光,则所述光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使得与之相连的三极管导通,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从而使得所述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接通,从而使得所述远光灯熄灭,所述近光灯点亮。这样,就不会在会车时,因为自己的远光灯的强烈光线刺到对方司机的眼睛,从而避免了车祸的发生。当道路上不存在路灯灯光或者其它光亮时,则所述远光灯开启,提供足够行车时的光亮,不会因为道路黑暗酿成车祸。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所用材料少并且都是常用的,生产成本低,效果直接,实施、推广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光型变光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光型变光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微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微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1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