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龙头温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9221.4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章阳 |
主分类号: | F16K31/66 | 分类号: | F16K31/6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1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龙头 温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水龙头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已广泛应用于千家万户,在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水也非常普遍,但美中不足之处的是:由于受外面环境温度影响水温过高或过低,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如果温控装置失控,产生过热的水温将会烫伤人们的身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龙头温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龙头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与非门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采集的信号经与非门电路传输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电磁阀驱动电路和音频报警电路。
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由检测水温的二极管温度传感器D输出端并联电容C1后,再串联接电源的电位器W构成。
所述与非门电路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电路F1、第二非门电路F2、第三非门电路F3和第四非门电路F4构成的HD7400的TTL2四非门电路组成,所述第一非门电路F1的输出端经电阻R1连接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电源,第二非门电路F2的输出端经电阻R1连接到接电源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非门电路F3、第四非门电路F4及第四非门电路F4输出端连接的扬声器Y构成音频振荡器。
所述第三非门电路F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第四非门电路F4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二极管作为温度传感器,当水温过高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驱动电磁阀关断,避免因水温过高而烫伤,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温控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1、与非门电路11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1采集的信号经与非门电路11传输至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微处理器控制电路2的输出信号控制发送至电磁阀驱动电路21和音频报警电路22。
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路1由检测水温的二极管温度传感器D输出端并联电容C1后,再串联接电源的电位器W构成,所述与非门电路11由依次连接的第一非门电路F1、第二非门电路F2、第三非门电路F3和第四非门电路F4构成的HD7400的TTL2四非门电路组成,所述第一非门电路F1的输出端经电阻R1连接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电源,第二非门电路F2的输出端经电阻R1连接到接电源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非门电路F3、第四非门电路F4及第四非门电路F4输出端连接的扬声器Y构成音频振荡器,所述第三非门电路F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第四非门电路F4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当温度传感器D检测到水温处于在30-50℃时,温度传感器D的反向阻值大,A点为高电平(大于3V即可),第一非门电路F1输出低电平信号,此信号输入到单片机IC1的第36脚I/O端,经单片机IC1内部综合判断后,不发出控制信号,同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导通并发出绿光点亮,表示水温正常可以正常使用。
当温度传感器D检测到水温高于60℃时,温度传感器D反向电阻值减小,A点电位下降(低于3V时),第一非门电路F1输出高电平,第二非门电路F2相应输出低电平,于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绿光熄灭,此信号输入到单片机IC1的第24脚I/O端呈低电平状态,经单片机IC1内部综合判断后发出控制信号,由单片机IC1第28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4限流,使晶体管VT1导通,推动继电器J驱动电磁阀关断水龙头。同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红光发亮,表示水温过高,不可使用。第一非门电路F1输出的高电平使第三非门电路F3、第四非门电路F4组成的音频振荡器起振,扬声器Y发出“嘀嘀。。。”的告警声。改变电阻R2、电容C2可改变发声效果。改变点位器W的阻值,可改变设置水温报警值,达到智能化声光报警控制。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章阳,未经林章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9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反复使用的井下充填管道及非焊接快速连接装置
- 下一篇:水管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