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及路面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8878.9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恒亮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刘爱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路面 器材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及路面器材,主要用于建筑工地或野外施工场所,路面器材在软地基上铺设固定好后,保障各类轮式或履带式车辆临时快速通过,提高各类车辆的机动能力。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或野外施工场所中,其施工场地或临时搭建的路面,大部分是现场浇砼硬化,而一小部分用方砖和焦渣硬化。在现场浇砼硬化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特别对工期短的工程,一次性投入多,不能周转使用,而且该工程竣工后产生砼垃圾,由于砼上百年都不能分解,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焦渣路面又有扬尘问题,为了减少扬尘,需安排专人洒水降尘,浪费水资源,浪费人工。采用方砖路面,经重车一碾压就碎,也不能起到很好的周转使用,也存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如果路面不进行硬化处理会造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车辆带泥沙上路,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及路面器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多次周转使用,节约能源,降低施工成本,又能有效的解决环境保护与工程施工之间的矛盾,解决砼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包括路面板基体,所述路面板基体包括由下面板和四周侧板构成的上表面敞口的盒体,盒体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层,盒体四角固定设置有带安装孔的连接板。
所述盒体内部还固定有至少一组单向设置或双向交叉设置的黑色金属筋条。
所述筋条有一组靠近盒体上表面固定,所述盒体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凹凸拼接多边形中的任选一种,所述盒体由分体设置的下面板和四周侧板固定连接,或者由整体折弯后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由黑色金属板制成,所述混凝土层上表面带有防滑图案。
一种路面器材,包括多个路面板基体,所述路面板基体包括由下面板和四周侧板构成的上表面敞口的盒体,盒体内部浇注有混凝土层,盒体四角固定设置有带安装孔的连接板。
所述路面板基体的盒体内部还固定有至少一组单向设置或双向交叉设置的黑色金属筋条,所述筋条有一组靠近盒体上表面固定,所述盒体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凹凸拼接多边形中的任选一种,所述盒体由分体设置的下面板和四周侧板固定连接,或者由整体折弯后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由黑色金属板制成,所述混凝土层上表面带有防滑图案。
所述多个路面板基体为横向拼接,相邻路面板基体之间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路面板基体呈单列或两列分布,呈两列分布时,两列有间隔。
所述多个路面板基体为纵向拼接,相邻路面板基体之间采用夹板和紧固件固定连接。
所述路面板基体至少呈两列分布,相邻两列合并,或者呈两列分布,两列有间隔。
所述多个路面板基体为横向或纵向拼接,相邻路面板基体之间设置有工字型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所述在上表面敞口的盒体内浇注混凝土层,来代替现场浇注的砼路面,周转性强,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节约能源,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盒体内还固定有至少一组单向设置或双向交叉设置的黑色金属筋条,所述筋条有一组靠近盒体上表面固定,所述筋条是路面板基体的增强体,按一定间隔固定在边框内部,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和回弹性,均化通载时路面所承受的压力和拉力,进一步提高路面板的使用寿命。
2、用本实用新型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及路面器材铺设的路面和施工场地,不需要安排专人洒水降尘进行养护,为工程施工节省了时间,而且节约了水资源和人工成本;同时,车辆在本实用新型铺设好的路面上通过,相比较铺设之前的路面,可节省油耗20%以上,节约能源消耗,而且,还能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的配套件的损耗,比如:车辆轮胎在硬化的碎石路上通过,使用2-3个月就需要更换掉,而在本实用新型铺设的路面上通过,使用一年以上才需要更换,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成本。综上所述,长年累月,可节省一大笔开支,可谓经济效益显著,符合社会对环保节约的要求。
3、用本实用新型应急路面器材单元板体及路面器材代替现场浇注的砼路面,有效的解决了砼路面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解决了砼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符合社会对环保节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恒亮,未经张恒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8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式芯片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数码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