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污染饮用水净化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8176.0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庆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饮用 水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污染饮用水净化桶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微污染水中的高氟、高砷、高硬度、高铁锰、高浊度的设备,是对现有净水器、纯水机的改型,属于饮水机、净水器、污染水处理的范畴。适用于家庭、学校、医院、宾馆、临时办公、企事业单位等。特别适用于农村、山村、边远地区的窖水、雨水、微污染水及饮用水存在含高氟、高砷、高硬度、高锰铁的地区,使水达到国家农村安全饮用水标准。
背景技术:
饮用水是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近几十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对源水水质的污染已经愈演愈剧,源水受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水中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针对源水中出现的污染问题,人们就开始着手对水质净化的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有很多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等膜滤技术是解决目前饮用水水质不佳的有效途径,但把膜工艺应用到给水处理中的障碍是: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高,易发生堵塞,需要高水平的预处理和定期的化学清洗,还存在浓缩物处置的问题。
吸附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强大的吸附性能来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技术。目前用于水源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AC)、硅藻土、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沸石、离子交换树脂。
过滤的滤料材料:改性纤维球滤料、核桃壳滤料、无烟煤滤料、焦炭滤料、精制石英砂滤料、磁铁矿滤料、锰砂滤料、大理石滤料、轻质页岩陶粒、稀土瓷砂滤料、卵石(砾石)垫层、沸石、麦饭石、石榴石等。
过滤与吸附的结合是水资源在自然界水源再生的基本方法,千万次的轮回,永无停止。根据这一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渗透法出水、过滤吸附法净化的方法,充分利用天然的过滤材料经合理的加工,后续的材料再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长久使用。不需电力及能源,利用滤料的特性及特殊设计工艺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满足农村、山村、边远地区的窖水、雨水、河水、地下微污染水及含高氟、高砷、高硬度水的安全饮用。
本实用新型为用一个源水桶(类似于农村的水缸),将微污染水装在源水桶内,源水桶内漂浮着一个洁净水器(类似于一个水盆)并用一条出水管连接到开关阀门上,洁净水器底部连接安装过滤和吸附作用的净化装置,洁净水器利用重力、浮力的原理漂浮在源水桶中,洁净水器浮在源水水桶内不需电力驱动,自然过滤和吸附源水中的杂质,洁净的水慢慢净化后渗透到洁净水容器内储存,需用时通过出水管的阀门流出供人们生活饮用。源水桶内的水做为非饮用水可以洗菜、洗衣等。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微滤、超滤、反渗透等过滤技术需电力驱动、不便移动的不足。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污染饮用水净化桶,由源水桶底支架1、源水桶2、源水桶盖3、源水桶出水管4、洁净水出水阀门5、洁净水连接管6、洁净水容器出水口7、过滤单元8、吸附净化单元9、洁净水容器10、洁净水容器盖11、源水桶排污口12组成。
所述的2、3、10、11其材质是食品级塑料或食品级玻璃钢。
所述的源水桶2下端有一个源水桶出水管4,桶底有一个源水桶排污口12。
所述的洁净水容器10与过滤单元8及吸附净化单元9使用螺栓或插槽连接在一起,方便过滤和吸附单元材料的拆卸和清洗更换。
所述的洁净水容器10下端有一个洁净水容器出水口7。
所述的过滤单元8水平端面有孔并有序排列,内有熔喷过滤棉、纤维球滤料等滤料。
所述的吸附净化单元9水平端面有孔并有序排列,内装有活化沸石、活性炭、锰砂滤料、毛毡等。
所述的洁净水连接管6其材质为食品级软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净水器、纯水机、饮水机、反渗透机、微滤过滤器、超滤过滤器等比较改变了安装繁琐、不便移动的不足,同时还有如下优点:
1)不需电力驱动,无环境要求,无压力要求,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原理自然产水。
2)结构简单,无技术要求,老少皆宜操作。
3)使用方便,同传统的“水缸”相仿,操作手法相似。
4)安装地方无特殊要求,放置屋内或露天均可,下雨时还可以接雨水使用。
5)直接与水接触的材料是玻璃钢或塑料(食品级),无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庆,未经张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8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