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气流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45173.1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强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3/02;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气流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离心式烘干机,特别是通过热源气体对物料烘干的离心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离心式烘干机一般是由电机带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的传动轴,传动轴带动罩在其外的筒体转动,筒体内安装有若干托料叶片,物料在托料叶片的托举下,随筒体慢慢转动被不断带动高处,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叶片的倾斜角不能再托附物料时,物料便随重力作下至上而下自由落下。在下落的过程中与筒内热空气接触进而进行热交换以达到烘干的目的。同时托料叶片也有一个沿筒体轴向方向的角度,每抛一次物料,物料便前进一点,以达到向前输送物料的目的。从进料口进入的物料通过多次下落、热源气体烘干后从出料口回收。其缺点是整个物料在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大部份物料是停留在托料叶片上并未充分地与流动的热源气体进行接触,而在物料被撒落的过程中,也只占用了少部份烘干筒体内的热交换空间,也就是说大部份的热源气体并没有充分与物料接触而沿筒体内的空隙部位直接被排出,所以大部份的热源并没有得到实际利用。为达到对物料烘干作用,烘干机一般长度必须做到15-20米,体积庞大,烘干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比现有离心式烘干机热利用效率提高3-4倍,大大节约了能源资源,体积小,烘干效率高的高效气流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气流烘干机,包括电机,电机带动的减速机,减速机带动的传动轴,罩在传动轴外的筒体,筒体两端设置的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气装置、出气装置,其特点是传动轴的两端设置进料与出料螺旋,在传动轴上设置抛料叶片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热源气体在引风机作用下,经过进气装置进入到烘干机筒体内部使得整个内部温度升高,此时,含湿物料经过进料口进入到烘干机内部,在螺旋的带动下送至了抛料叶片组上,由于抛料叶片组随传动轴一起以一定的速度运转,因而含湿物料在抛料叶片组上获得动能,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抛向了筒体烘干段的整个空间,与筒体内部被加热的空气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并蒸发出其中的水分。同时物料在被抛撒的过程中,是按一定的抛物线轨迹多次循环慢慢向设备的尾部推进,最后含湿物料经多次被抛撒烘干后,被蒸发的水分随气流被抽出机体,烘干的物料由出料口部的螺旋排出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中在传动轴上,轴向布置了沿传动轴径向互成120度的三排抛料叶片组,每一排抛料叶片组由若干抛料叶片按相同角度一字排开。每一排抛料叶片组的基杆上设有旋转螺栓,用以调整抛料叶片的抛料角度。其作用是抛料叶片组每一排的单个叶片是按相同角度一字排开,因而原料在被抛撒的过程中,是按一定的抛物线轨迹多次循环慢慢向设备的尾部推进,并且单个叶片的角度大小决定了一次抛撒物料前进的距离,因而也决定了整个物料在烘干机内部的停留总时间,也就决定了单位时间内部的通过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调整角度,用以控制设备的台时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中传动轴两端的轴承外围设置了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固定于整体钢架上。用以对关键部位轴承和轴的冷却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中在筒体两端设置了第一均气装置与第二均气装置。用以保证整个热源气流在筒体内的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动轴的两端设置进料与出料螺旋,在传动轴上设置抛料叶片组,传动轴转动过程中进入烘干体内物料被抛料叶片组迅速抛入空间,当下落至底部时又被迅速抛出,所以绝大部份物料都处于悬空状态,整个热交换的空间被物料占据。能够充分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达到能源充分利用的目的。传统烘干机的空间利用不足1/3,并且大量物料是停留在筒体边缘,热交换的效果差,而本实用新型烘干机则利用了整个烘干空间,且绝大部物料处于悬间状态,热交换效果好,综合效果在前者的基础上,至少提高3-4倍。因而传统烘干机一般长度必须做到15-20米,而本实用新型烘干机的长度只需做到6米左右便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大大节约了设备的体积。而且由于热利用效率提高3-4倍,大大节约了能源资源,烘干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高效气流烘干机包括电机1,电机1带动的联轴器2,联轴器2带动的减速机3,传动轴7通过主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转动5由减速机3带动,传动轴7通过轴承座6定位;在传动轴7的两端设置进料与出料螺旋9,在传动轴7上,轴向布置了沿传动轴径向互成120度的三排抛料叶片组10,每一排抛料叶片组10由若干抛料叶片22按相同角度一字排开,用锁紧螺栓8固定于传动轴的两端;在传动轴7两端的轴承外设置冷却系统12,轴承座6和冷却系统12固定于架体13上;在传动轴的外围罩有筒体17,在筒体的一端设置热源进气装置14和进料口15,在筒体的另一端设置出料口19和出气装置20。在进料口15与出料口19之间的筒体内即为该烘干机的核心工作部份烘干段,两头分别设置了第一均气装置16与第二均气装置18 ,用以保证整个热源气流在筒体内的均匀度。检修孔21是为设备内部出现故障时方便进入设备内部进行检修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强,未经廖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5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内驱动设备
- 下一篇:具有荧蒽电子输送材料的OLED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