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8666.2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洲 |
主分类号: | A47J31/56 | 分类号: | A47J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容积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的饮水机在方便人们饮用热水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设计的原因,对于存在加热胆内的水反复加热,就是感应器发现水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温时便会自动对温水加热,无人饮用时便会自然放凉加热胆内的水,周而复始形成所谓的“千滚水”,这种“千滚水”会令水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积累形成“不可溶微粒”,进而所述“不可溶微粒”便会堵塞出水口使引水机内部积累水垢、细菌并且难以清洗。而且长期使用“千滚水”会将“千滚水”内含有的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另一方面饮水机一直处于待加热或加热状态,所以非常浪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发热体对水的烧烧停停产生千滚水的危害;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发热体相比具有加热速度更快,无需等待,即热即饮;节约能源,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包括发热管、突跳式温控器、进水接头、不锈钢管和水汽分离器,所述水汽分离器底部设有不锈钢管连接孔,所述不锈钢管上端与所述不锈钢管连接孔相连接,所述水汽分离器上方设有水汽分离器盖,并与所述水汽分离器相扣合,所述发热管设于所述不锈钢管内,所述发热管的正负极分别连通电源控制键,所述不锈钢管上通过温控固定架设有突跳式温控器,所述进水接头通过进水密封硅胶与所述不锈钢管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水密封硅胶下方设有下硅胶密封塞。
所述发热管与所述不锈钢管通过钎焊相连接。
所述不锈钢管与所述不锈钢管连接孔之间设有上硅胶密封塞,所述上硅胶密封塞通过固定环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管上。
所述不锈钢管上还设有发热体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加热饮用水,即热即用或水开后利用出水排气口流出开水供给饮用,与传统的发热体相比,加热速度更快,无需等待,即热即饮;节约能源,方便快捷,拒绝千滚水;此发热体用于饮水机、开水机、即热式电热水壶等水加热装置。
此结构的发热体结构简单,加热速度快,水从发热体进水接头进水到发热体内部、发热管工作,使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利用水的冲力出水,出水温度完全达到饮用标准。
此结构的发热体具有防干烧保护功能,发热管和不锈钢管用钎焊焊接,其热量传递快,发热管干烧时温度加剧升高,突跳式温控器应到高温后,当达到温控极限温度时电源断开,达到防干烧保护功能。
此结构的发热体与传统发热体相比,还具有方便清洗的效果,可拆卸清洗,方便耐用,只需拆开发热体底部的下硅胶密封塞取下即可,除去长时间使用时沉淀的水垢,保证用户的健康饮水。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的爆炸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发热管;2、上硅胶密封塞;3、固定环;4、温控固定架;5、突跳式温控器;6、发热体固定架;7、下硅胶密封塞;8、进水密封硅胶;9、进水接头;10、不锈钢管;11、水汽分离器;12、水汽分离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饮用水的大容积发热体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发热管1、突跳式温控器5、进水接头9、不锈钢管10和水汽分离器11,所述水汽分离器11底部设有不锈钢管10连接孔,所述不锈钢管10上端与所述不锈钢管10连接孔相连接,所述水汽分离器11上方设有水汽分离器盖12,并与所述水汽分离器10相扣合,所述发热管1设于所述不锈钢管10内,所述发热管1的正负极分别连通电源控制键,所述不锈钢管10上通过温控固定架4设有突跳式温控器5,所述进水接头9通过进水密封硅胶8与所述不锈钢管10下端相连接,所述进水密封硅胶8下方设有下硅胶密封塞7。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1与所述不锈钢管10通过钎焊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管10与所述不锈钢管10连接孔之间设有上硅胶密封塞2,所述上硅胶密封塞2通过固定环3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管1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管10上还设有发热体固定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洲,未经陈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8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编码饮料瓶
- 下一篇:交通工具自动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