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力压迫吻合球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036140.0 申请日: 2012-02-06
公开(公告)号: CN202437231U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徐忠法 申请(专利权)人: 徐忠法
主分类号: A61B17/11 分类号: A61B17/11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地址: 250117 山东省济南市槐***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磁力 压迫 吻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肠吻合和肠肠吻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胃肠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或侧侧吻合以及肠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或侧侧吻合的磁力压迫吻合球。

背景技术   

胃肠吻合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量不同的材料应用于胃肠吻合,包括丝线、羊肠线,不锈钢缝线,新型的单纤维线和可吸收线。在过去的30年里,吻合器装置受到外科医生们的追捧。然而手法吻合与器械吻合如何选择仍然是很多学派争论的问题。

随着吻合技术的发展,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但吻合口瘘仍然是最令人担心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24%)有很大差异, 而低位直肠吻合口瘘(12%—19%)的发生率高于结肠吻合口瘘(11%)。吻合口瘘与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较低的长期生存率有相关性。此外,长期的胃肠功能也会受到吻合方式、方法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不利影响。近百余年来,人们对肠吻合技术进行了不懈探索,目的是建立比手工缝合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对肠功能影响小的吻合技术,新方法、新器械屡有报道,各种吻合技术已被证明可以与标准的手工吻合和吻合器技术相媲美。然而,大多数的替代吻合技术并不成熟。         

1.钉式吻合术               

钉式手术吻合装置是由Hultl,Humer(布达佩斯)在1908年发明的,然而它的应用只是在最近30年中伴随着新的可靠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发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钉式吻合比手法缝合导致的吻合口狭窄的几率明显增加,两者比率为8%:2%,而在死亡率、吻合口穿孔,伤口感染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Lim等证实使用钉式吻合行人体胃肠道吻合时存在异物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由于吻合器的材质引起的。除了会导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高之外,排除吻合水平的因素,目前的文献并没有证实钉式吻合比单纯的手法缝合具有更多的优势。钉式吻合在腹腔内吻合中的应用一直存在着争议。Matos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系统回顾分析了包括1233例病人(622例钉式吻合和611例手法缝合)的9个研究后得出结论:总体吻合口漏13%:13.4%,有临床表现的6.3%:7.1%,影像学表现的7.8%:7.2%,从而表明两种吻合方法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而采用哪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生的经验,临床实际情况及所掌握的信息。而另一个系统性的回顾研究也表明,这两种方法(钉式vs手缝法)都是有效的,此时的选择一般根据医生的喜好。与此同时,其他前瞻性随机试验却显示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无论在吻合时间,还是预防并发症方面,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此外,尽管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并且可以使吻合口瘘大大减少,但由于更容易导致吻合口狭窄以及其他瑕疵,因此钉式吻合在结直肠吻合术中并不常规推荐。

2.加压吻合术

从19世纪以来,肠道切除后的吻合方法一直备受关注。人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到一个好的吻合方法来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加压吻合术的原理就是用两个对立环相互卡住肠断端,并使其缺血,坏死,脱落,最后使环随肠内容物排出。尽管它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但在临床中并不被广泛应用。

(1)加压吻合术在1826年由Denan首次报道,他主要利用Lembert提出的技术原理来达到无缝肠吻合。它是将两端肠腔吻合起来形成压缩环,并使吻合环缺血坏死,脱落,从而使得吻合口愈合。1892年Murphy推出的“肠吻合钮”, 它主要是利用一个双金属环在持续压力作用下使肠断端保持连接状态;并在手术3,4天后使金属环脱落。然而,它的临床疗效非常有限。

     (2) AKA-2  1984年,Kanshin等发明了AKA-2装置(Seidel Medipool,德国慕尼黑)。随后在1985年,Hardy等推出了可降解吻合环(BAR),包括许多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s)在内的众多出版物都报道说,不论是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BAR都是安全有效的。AKA-2和BAR两者都是采用加压吻合的理念和肠吻合钮的特征。然而,与BAR不同的是,AKA-2环并不能够被吸收,而且往往在吻合后4到6天就断裂。另外,它只应用在经肛门吻合的手术中。BAR吻合的局限性包括:①荷包缝合失败;②结肠腔直径估计不准;③黏膜裂开;④吻合失败(肠道很可能被肠外的挤压损伤);⑤过多过大的压力会破坏设备;⑥环降解延迟;⑦降解物排出前可能会引起术后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的症状;⑧装置大且不好操作;⑨环的内径偏小导致的排便障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忠法,未经徐忠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6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