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2748.6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波;王少云;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波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锅炉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主要涉及一种导热油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属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热油炉是一种以有机热载体即导热油为工作介质的特种锅炉,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升高温度后为用热设备提供所需的热量,而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烟囱排出时,温度一般在17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300℃,既浪费了热量,又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导热油炉大多未进行余热回收或仅增加空气预热器回收部分烟气余热。部分流程设置了带蒸汽发生器如热管锅炉等的余热回收装置,如ZL200420027889.4提供了一种带蒸汽发生器的导热油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包括:炉体1,烟道2,蒸汽发生器3,蒸汽发生器壳体31,蒸汽发生器汽包32,蒸汽发生器传热管33,蒸汽发生器管板34,空气预热器4,空气预热器的进气管41,引风机5,烟囱6。该技术可使导热油炉排烟温度降低至160℃左右,并回收一定量的蒸汽。
ZL200710046604.X提供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装置流程,该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电站锅炉。该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自控装置1,自控阀2,汽包3,上水管4,下降管5,中低压蒸发器6,省煤器7,给水泵8,空气预热器9,烟道10,相变换热器下段11,壁温测试仪12,相变换热器上段13,风道14,汽包安全阀15,汽包液位计16。该技术与ZL200420027889.4相比,锅炉排烟温度可降低至130℃左右,提高锅炉热效率1%~2%。
该技术中相变换热器的相变换热器上端即冷凝器,一般采用空气或水进行冷却,如果用空气进行冷却,则热平衡组织较为困难;如果用来加热水,则会产生数量较多的低于100℃的热水。
但是,如果锅炉使用单位无需余热回收流程产生的低温热水(低于100℃,一般80℃左右),该类技术的使用即受到很大的限制,则仅能增加空气预热器回收部分烟气余热,为避免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锅炉的排烟温度通常160℃以上,锅炉的整体热效率仍然较低,不符合节能及环保要求。
因此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导热油炉的烟气余热并简化流程,降低排烟温度、避免低温腐蚀、提高热效率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实现导热油炉烟气余热的高效回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带调温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设置在烟道9内的管式蒸汽发生器10和空气预热器13、设置烟道外的调温器12、水箱18及连接管线; 其中,调温蒸汽副线17由管式蒸汽发生器10的集汽总管10-5引出,经调温器(2连接水箱18;另外,调温器12前设有鼓风机11,从鼓风机11排出的空气经调温器12,进入空气预热器13,再送入锅炉。
所述的锅炉为导热油炉,它包括导热油炉1、烟道9及高温端导热油循环回路,高温端导热油循环回路中设有热油泵7和油气分离器5,其中导热油炉1包括加热源2,加热源2采用煤、油或气体作为燃料。
所述高温端导热油循环回路包括热油泵7、用热设备3、油气分离器5、过滤器6及连接管线,导热油依次经管线连接的热油泵7、炉体1、用热设备3、油气分离器5、过滤器6,流回热油泵7,形成闭路循环。
所述管式蒸汽发生器10包括进水总管10-1、进水分配管10-2、换热管10-3、集汽管10-4以及集汽总管10-5。
所述管式蒸汽发生器10的换热元件由至少一组进水分配管10-2、换热管10-3、集汽管10-4,及与其配套的进水总管10-1、集汽总管10-5。
所述调温器12中的空气与蒸汽采用间接换热方式,管程或壳程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调温蒸汽副线17及水箱18连接;壳程或管程的进口端与鼓风机11出风口相连,出口端与空气预热器13的进口相连。
所述调温器12为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其他形式的换热器。
所述空气预热器13的换热管采用列管、翅片管、蛇形管或螺旋槽管。
所述设置在烟道9内的管式蒸汽发生器10和空气预热器13,其中管式蒸汽发生器10位于靠近导热油炉1侧,空气预热器13位置靠近烟道9出口侧。
所述锅炉为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波,未经王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2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用钟罩式风帽
- 下一篇:LED灯具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