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7740.0 | 申请日: | 2012-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5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庞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0/00 | 分类号: | D01D10/00;D01D1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206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丝油剂 循环 改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
背景技术:
全拉伸丝(即FDY,是FULLY DRAWN YARN的缩写,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可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为全拉伸丝),在 FDY生产工艺中有部分采用油轮上油方式,油轮在一楼卷绕架上,需将二三楼的油剂经输送管道送至一楼油箱,再由一楼油箱下面的磁厉泵增压输送至每个纺位的油盘、油轮,油轮带动部分油剂一起转动,丝束接触油轮时也随之接触油剂,从而完成丝束上油。但传统一楼油箱只配置单台油泵输送,没有备用切换替用,当油泵有故障无法继续保证正常供油时,会导致丝束缺油断纱,且每个上油系统由18个纺位组成,丝束缺油时会导致18个纺位周时断纱跳停,若18个纺位因缺油跳停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有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该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设计合理、改造方便,有利于避免因油泵故障而导致断纱大面积跳停事故。
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纺位上的油轮,以及与油轮连接的供油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与设置在较高位二楼油箱连接,所述油轮的回液流入一楼油箱,所述一楼油箱经油泵将其箱体内的回液输往二楼油箱。
上述油泵输往二楼油箱的油路上设有与一楼油箱连接的旁接管路,在一楼油箱内设有浮球阀与旁接管路相连。
上述供油管路上设有过滤器。
上述二楼油箱另连接有新油补油管路及浮球阀。
上述油泵输往二楼油箱的油路上另设有调节球阀。
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利用油液的自重从二楼油箱流入一楼的油轮,油轮回液流入一楼油箱,再经油泵打入二楼油箱中,在此过程中又可对一楼油箱进行补液,由浮球阀自动控制,以防因无液位造成油泵空转而烧坏。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不仅满足了正常的上油供给,而且在油泵出现故障时也能保证油轮的正常供油,满足生产需求,避免了因油泵故障而大面积跳停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纺位上的油轮1,以及与油轮1连接的供油管路2,供油管路2与设置在较高位二楼油箱3连接,油轮1的回液流入一楼油箱4,一楼油箱4经油泵5将其箱体内的回液输往二楼油箱3。
为了防止油泵空转而烧坏,上述油泵5输往二楼油箱的油路6上设有与一楼油箱连接的旁接管路7,在一楼油箱内设有浮球阀8与旁接管路7相连。
上述供油管路上设有过滤器9。
上述二楼油箱另连接有新油补油管路10及浮球阀。
上述油泵输往二楼油箱的油路上另设有调节球阀11。
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利用油液的自重从二楼油箱流入一楼的油轮,油轮回液流入一楼油箱,再经油泵打入二楼油箱中,在此过程中又可对一楼油箱进行补液,由浮球阀自动控制,以防因无液位造成油泵空转而烧坏。本实用新型全拉伸丝油剂循环改进系统不仅满足了正常的上油供给,而且在油泵出现故障时也能保证油轮的正常供油,满足生产需求,避免了因油泵故障而大面积跳停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