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5743.0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茹双;朱春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06 | 分类号: | F16L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分为托盘式、梯架式、槽式、组合式。按照现有的设计思路,各种桥架的使用功能单一,没有综合考虑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潮湿环境下,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较大,容易产生凝结水,而且线缆必须分别隔离绑扎。支架与桥架之间的减振也没有考虑,安装及维护过程中支架的棱角、容易对安装及维护人员造成伤害。
托盘式只能将线缆放置在内部不能分线绑扎及隔离,梯架式虽然解决了绑扎问题却又不能将线缆封闭在内部(在潮湿环境下不能长久保护线缆),而槽式及组合式也存在相同的缺陷。现有的托架与桥架之间是硬接触,无法解决由于墙壁或者基础传导的振动,而且由于剧烈的振动能够导致共振,造成通信不畅,影响使用效果。
国内市场上生产的封闭式电缆桥架和金属槽道,只是解决了线缆的防潮湿和封闭的问题。但是封闭式电缆桥架和金属槽道如果安装在温热潮湿的隧道内部,由于环境潮湿空气中水的成分比较大,容易在电缆桥架几金属槽道的内壁产生凝结水,这样电缆及光缆就会浸泡在水中,长期浸泡会造成线缆与线缆之间短路烧毁设备。而且现有的封闭式电缆桥架及金属线槽内部没有分线设施,电缆及光缆只能混合码放在一起,对日常的维护保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连接时不能随隧道的走向任意改变。现有的支架及托架与电缆桥架、金属槽道是硬接触,解决不了由于隧道振动而产生的共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防水防潮、延长使用寿命的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包括有槽道和护罩,槽道与护罩活动连接,所述的托分线装置还包括有分线架,该分线架上设有能对线缆进行隔离的立柱,所述的分线架活动地置于槽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线架为梯级式,该梯级上设有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托分线装置之间为铰链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电缆及光缆与底板彻底隔离,解决了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内部积水的问题;将线缆分别隔离开,便于线缆的绑扎、维护及识别;橡胶减振层解决了支架与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的传振问题;铰接式连接可以使电缆桥架和金属槽道随隧道的走向布置,减少了现场安装时的改造工作;延长了日常工作中的维护周期,减少了维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式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的伸缩式支架示意图;
其中:
1:槽道
2:分线架
3:护罩
4:固定件
5:伸缩件
6:挡板
7:铰链式连接板
8:橡胶层
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包括有槽道1和护罩3,槽道1与护罩3采用卡式连接,该托分线装置还包括有梯级式分线架2,该分线架2的梯级上设有能对线缆进行隔离的立柱9,分线架2直接放置于槽道1中,用方管作为骨架,两骨架用扁钢焊接,在扁钢上焊接有50公分间距的两根立柱(高度为8公分、直径为8毫米),电缆及光缆铺设在扁钢上面,通过骨架与底板彻底隔离,解决了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内部积水的问题,分线立柱则将线缆分别隔离开,便于线缆的绑扎、维护及识别。
如图2所示的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的连接状态图,用铰链式连接板7将两个槽道1进行连接,根据布设线路情况不同,铰链式连接板7在槽道1的侧边或者底部进行连接,由于布设的线路曲折性,以及常发生震动现象,采用铰链式连接板7避免了硬连接容易破坏的缺点。
如图3所示的伸缩式支架,可以与活动式电缆桥架装置配套使用,该伸缩式支架包括有固定件4和伸缩件5,该伸缩件5根据托分线装置的宽窄与固定件4活动连接,即伸缩件5可沿着固定件4的延长方向调节宽度。固定件4和伸缩件5上都设有挡板6,并且固定件4和伸缩件5与托分线装置接触的表面上粘贴有5毫米厚橡胶层8,采用挡板6能很好地固定槽道1,而橡胶层8解决了支架与电缆桥架及金属槽道的震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5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