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力电缆外护套漏电流带电检测的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1736.3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任灵;张小龙;王晓林;李尧荣;潘存寿;闫军;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西安佳源技术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71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电缆 护套 漏电 带电 检测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领域,特别涉及电力系统在高电压状态下,电力电缆外护套漏电流带电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部门对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的外护套地线工频漏电流的检测,用其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高压电力电缆绝缘性能优劣,是高压电力聚氯乙烯电缆绝缘性能试验之一。由于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套与接地线的连接部位,均在电缆的两端电缆接头处,而电缆的一头在变电站内,电缆接头与高压设备相连接,其位置在高压电气柜内下部;另外一端在户外线路杆塔上的顶部,与输电线路相连接。由于电缆接头两端均处于带电状态,电力电缆外护套漏电流带电检测难度大、带电测试人员距高压带电体距离较近,不能满足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解决了电力系统在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外护套漏电流检测工作中操作人员的安全距离和检测设备电源的开启和关闭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包括绝缘支撑杆及内部的操作检测设备电源开关用操作机构组成的一体化结构,还有固定在检测设备带电源开关底座上的空心连接座。绝缘支撑杆用空心环氧胶木材料制作而成,操作机构的内轴体用实心环氧胶木材料制作而成,空心连接座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空心连接座与检测设备的电源开关同心,内径大于检测设备电源开关的外径,并用4只螺栓与检测设备底座连接。绝缘支撑杆带螺纹的一端与固定在检测设备底座上的空心连接座相连,绝缘支撑杆按35kV及以下不同的电压等级要求,选择1米以内的不同长度,现场带电试验时,测试操作人员通过推动绝缘支撑杆的操作机构的内轴体,实现检测设备电源开关的开启和关闭,完成带电测试作业。
用于电力电缆外护套漏电流带电检测的操作装置,组合新颖合适,绝缘杆长度满足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带电检测的安全间距要求,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电压状态下电缆外护套漏电流带电检测的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空心连接座(7),在附图1中从右向左方向所视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绝缘支撑杆(1),内轴体(2),定位套(3),弹簧(4),固定销(5),后盖(6),空心连接座(7)。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绝缘支撑杆(1)和空心连接座(7)的端部,用螺纹连接。推动内轴体(2)向前,可按动检测设备电源开关,试验人员可在满足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要求的安全距离以外,对检测设备电源开关进行开启和关闭操作。定位套(3)起限位作用,由安装在绝缘支撑杆(1)上的固定销(5)与定位套(3)连接。弹簧(4)可对内轴体(2)向前运动后进行自动复位。后盖(6)起防尘和防护内轴体(2)不受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西安佳源技术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西安佳源技术贸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1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线用圆形引入光缆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环网柜及其电流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