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流体混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1005.0 | 申请日: | 2012-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权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321 广东省开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流体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阀,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流体混合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流体混合阀是由控制杆、陶瓷动片和陶瓷静片组成,陶瓷动片分别与控制杆和陶瓷静片相连,陶瓷动片旋转决定输出冷水或热水,陶瓷动片的移动决定出水流量;但是目前的这种混合阀的密封圈都是连体设计而成以及其孔位的外形设计没法考虑到敏感度的因素,使得陶瓷静片与底座的密封性能不佳,导致抗压效果及敏感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流体混合阀,它能增强陶瓷静片与底座的密封性能,抗压性能比普通的混合阀要高一倍,敏感度更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控制杆、温控环、控制杆套、外壳、陶瓷动片盖、陶瓷动片、陶瓷静片、底座、耐磨垫圈,它还包含上密封圈、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控制杆的外侧套接有控制杆套,控制杆套的外侧套接有温控环和外壳,控制杆套和外壳之间设置有耐磨垫圈,控制杆的末端设置在陶瓷动片盖上的凹槽内,陶瓷动片盖上的凹槽设置在控制杆套的限位槽内,陶瓷动片盖上的凹槽外壁与控制杆套的限位槽的内壁横向距离小于或等于陶瓷动片盖、陶瓷动片到外壳内壁的横向距离,陶瓷动片盖通过上密封圈与陶瓷动片相配合,陶瓷动片下方设置有陶瓷静片,陶瓷静片通过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与底座相配合。
所述的内密封圈分为三个完全独立没有任何相连的部分,一个为椭圆形,另外两个为对称的弧形,分别与陶瓷静片和底座外形完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控制杆来控制陶瓷动片的旋转及移动来从而来控制冷热水的输出和流量大小,陶瓷静片上设置有弧形的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入口,增强了阀的敏感度,能更好地调节冷热水的混合出水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增强陶瓷静片与底座的密封性能,抗压性能比普通的混合阀要高一倍,敏感度更符合国家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8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密封圈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陶瓷静片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控制杆1、温控环2、控制杆套3、外壳4、陶瓷动片盖5、陶瓷动片6、陶瓷静片7、底座8、耐磨垫圈9,它还包含上密封圈10、内密封圈11和外密封圈12,控制杆1的外侧套接有控制杆套3,控制杆套3的外侧套接有温控环2和外壳4,控制杆套3和外壳4之间设置有耐磨垫圈9,控制杆1的末端设置在陶瓷动片盖5上的凹槽内,陶瓷动片盖5上的凹槽设置在控制杆套3的限位槽内,陶瓷动片盖5上的凹槽外壁与控制杆套3的限位槽的内壁横向距离L小于或等于陶瓷动片盖5、陶瓷动片6到外壳内壁的横向距离R,陶瓷动片盖5通过上密封圈10与陶瓷动片6相配合,陶瓷动片6下方设置有陶瓷静片7,陶瓷静片7通过内密封圈11和外密封圈12与底座8相配合。
所述的内密封圈11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一个为椭圆形,另外两个为对称的弧形,分别与陶瓷静片7和底座8相配合。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控制杆套3与陶瓷动片盖5前后运动方向由陶瓷动片盖5凸出部分嵌入控制杆套3的限位槽内起安全限位作用,加强了阀芯前后运动的定位安全性,并通过控制杆1来控制陶瓷动片6的旋转及移动来从而来控制冷热水的输出和流量大小,陶瓷静片7上设置有弧形的的冷水入口和热水入口,增强了阀的敏感度,能更好地调节冷热水的混合出水温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优点是:它能增强陶瓷静片与底座的密封性能,抗压性能比普通的混合阀要高一倍,敏感度更符合国家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权,未经李卫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1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清洗机溢流阀
- 下一篇:新型陶瓷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