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8500.6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国;王雁飞;项延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延儒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4;F21V2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节能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设备。
背景技术
LED指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
现有的LED设备多用于照明,一般包括LED发光元件和控制开关,通电后,打开开关既能实现照明的功能。
然而,现有的LED设备只能实现照明功能,当用户发生疾病突发等不能呼救的紧急情况时,其不能实现报警功能,导致解除用户危险的时机被延误,使用户受到危害。
故,如何提供一种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报警功能的LED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设备,能够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报警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设备,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透明;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LED贴片线路板;
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通过第一开关的第一档位与所述LED贴片线路板相连;和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档位与所述电池相连。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LED钟表,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档位与所述电池相连;所述外壳上与所述LED钟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凸透镜。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所述LED钟表处的LED灯的功率为1W。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所述电池为蓄电池;所述外壳的端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接口相连。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所述外壳为透明的聚碳酸酯外壳。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所述LED贴片线路板上的LED元件通过并联的方式组成发光部。
优选的,上述LED设备中,还包括阻值由第二开关控制的可变电阻器,所述可变电阻器与所述发光部串联。
本事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设备中,包括外壳、LED贴片线路板、电池和蜂鸣报警器,其中,外壳透明;LED贴片线路板、电池和蜂鸣报警器分别设置在上述外壳内;LED贴片线路板通过第一开关的第一档位与上述电池相连;蜂鸣报警器通过第一开关的第二档位与上述电池相连。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设备中的第一开关拨到第一档位时,电池与上述LED贴片线路板相连通,该LED贴片线路板上的LED元件发光,实现照明的功能;拨到第二档位时,电池与上述蜂鸣报警器相连通,实现报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设备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基础上,还能为用户提供报警的功能。
还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LED钟表,其通过第一开关的第三档位为电池相连,且外壳与上述LED钟表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凸透镜。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设备中的第一开关拨到第三档位时,电池与上述LED钟表相连通,LED钟表上的LED元件发出光线,凸透镜将上述光线投射到外界实物上,便于用户在夜间观看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贴片线路板的电路图;
其中,图1-图2中:
外壳101;LED贴片线路板102;电池103;LED钟表104;凸透镜105;充电接口106;第一开关107;蜂鸣报警器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设备,以在实现照明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报警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延儒,未经项延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8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发电式多用途节能灯
- 下一篇:燃气用埋地聚乙烯回水型凝液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