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井支模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4565.3 | 申请日: | 201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文良;王景虎;王亚芝;朱宏斌;刘国林;刘明;闫洪山;闫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1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井支模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高层或高层建筑的电梯井施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电梯井支模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梯井施工采用搭设单排双杆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立杆从底板搭设至结构层施工面开始铺设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用大板满铺,用12#铁丝与水平横杆绑扎牢固。这种传统的施工平台结构比较复杂,周转施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结构简单的电梯井支模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井支模平台,其关键技术在于:该平台包括呈篦子状的支撑框以及位于支撑框下方的架设支撑框的支撑钢筋;所述支撑框由多个平行的横向钢管以及位于横向钢管两端的纵向钢管焊接而成;所述支撑框每侧与对应的电梯井侧壁之间的间隙为4~6㎝;相邻两个横向钢管之间的净距离为8~12㎝;支撑钢筋活动插接在电梯井墙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上述支撑框每侧与对应的电梯井侧壁之间的间隙为5㎝;相邻两个横向钢管之间的净距离为10㎝。
优选的,上述横向钢管以及纵向钢管为Φ48钢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先在电梯井墙体预留4个PVC管,然后在该PVC管孔中穿支撑钢筋,然后将支撑框放置于支撑钢筋之上,再在本平台上搭设脚手架即可进行电梯井墙壁支模,当一层墙壁支模完场后可以周转使用,继续进行下一层的墙壁支模施工,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钢筋;2、横向钢管;3、纵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框和支持钢筋1,支撑框由15根平行布置的横向钢管2和两根平行的纵向钢管3满焊而成,两根纵向钢管3位于横向钢管2的两端位置,其整体形状为篦子状,支撑钢筋1一部分位于支撑框下部,一部分使用时穿到墙体的PVC管内。施工时,本支撑框每边的尺寸比待施工的电梯井洞口尺寸小5㎝,每相邻两个横向钢管2之间的净距离为10㎝,净距离即相邻两个钢管内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横向钢管2与纵向钢管3均采用Φ48㎜钢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步骤为:
1、从第一层支电梯井墙壁开始,在离楼板下50cm处,预埋4根Φ30PVC管,PVC管长度同井墙厚度,且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2、在PVC管内穿Φ25支撑钢筋1四根,四根支撑钢筋1均设于支撑框长边位置处,每侧设置两根,支撑钢筋1出墙长度20cm,将支撑框放置于四根支撑钢筋1之上,本平台允许施工荷载为3KN/m2。
3、在本平台上搭设施工脚手架,便于电梯井墙壁施工。
4、电梯井墙体模板拆除后,将模板、脚手架放置于本平台上,用塔吊将其吊至上一层楼板下部50cm处(预留孔位置穿Φ25支撑钢筋1),重复上一层电梯井墙壁模板支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4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