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2453.4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美娟;陈展弘;齐欣;李锐;李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短历时强降雨造成的城市内涝频发,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的排水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对351个城市排水情况的调查统计资料,在2008年以来,213个城市发生过积水内涝,137个城市内涝发生3次以上,其中74%的城市积水深度超过50cm,57个城市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特别是今年的北京和武汉,分别在几场强降雨后引发了大规模积水,造成了重点交通枢纽、主干道路的交通混乱,阻塞,由此引发了媒体及群众对雨水管道排水能力的质疑。虽然大范围内涝积水的成因大多是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短历时的强降雨,超出了规范规定的排水管道的常规设计标准,但强降雨对重点交通枢纽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已经成了排水设计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而在一些积水点改造工程中,提高节点雨水管道的规模及标准对解决系统内积水问题是杯水车薪;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雨水管道规模及标准,投资也会成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下游水体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事倍功半,且有悖于LID低影响开发策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雨水排水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保持排水标准不变的情况下,缩小管道及泵站的建设规模,对重点交通枢纽的排水安全形成有力保障,使重点汇水区的排水更加快速,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第二两个级别的进水管道和一合建泵站,所述合建泵站设有第一、第二两个级别的集水池;所述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收水区内特别重要分区雨水干管连接,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级别集水池连接,所述特别重要分区雨水干管和所述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应为对应上游设计重现期的最大值;所述第二级别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收水区内一般分区雨水干管和较重要分区雨水干管连接,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级别集水池连接;所述一般分区雨水干管、所述较重要分区雨水干管和所述第二级别进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应为对应上游设计重现期的最大值。
所述第一级别进水管道包括上下两条,所述第一级别集水池有A、B两个,位于上面的上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第一级别集水池A连接,所述上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特别重要分区的上层雨水干管连接;位于下面的下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第一级别集水池B连接,所述下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特别重要分区的下层雨水干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突出了雨水的源头控制的理念,对重要交通枢纽的排水安全形成了有力的保障,重要汇水区的排水更加快速,安全。
2)雨水分级排放,保持排水标准的同时,缩小了管道及泵站的建设规模,既降低了初期建设投资,也降低了后期泵站养管费用。
3)适用于雨水系统内汇水介质的设计标准高低不一,重点区域或交通枢纽对雨水排放的时间、效果要求高或积水后影响较大的地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排水效果显著,能够达到快速排水,安全排水和保重点地区,降排水能耗的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般分区雨水干管,2、一般分区雨水干管,3、第二级别进水管道,4、下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5、上层第一级别进水管道,6、下层雨水干管,7、第一级别集水池B,8、第一级别集水池A,9、第二级别集水池,10、一般分区,11、较重要分区,12、较重要分区雨水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雨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第二两个级别的进水管道和一合建泵站,合建泵站设有第一、第二两个级别的集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2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角漏斗
- 下一篇:一种多层共挤TPU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