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7150.6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孚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150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中草药 煎熬 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器械技术领域中一种中草药煎熬药机器。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对制药器械尤其是熬制中成药机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是由传统的熬药锅发展到采用由装盛中草药的熬药器底座上部装连锥形集液帽,锥形集液帽内的蒸馏冷却器,熬药器底座底部配加燃煤炉、燃柴炉、加热炉组成,将中草药加水熬到设定时间倒出药液部分、入过滤机器进行过滤出成药药液、药渣另用或是扔掉,但受其结构所限,煎熬中草药器具构造繁复,操作难度大,药品质量不稳定,所熬药液受熬制操作者人为因素限制,不同人煎熬出的药质有很大的区别,对于灵芝类中草药在常压最高100℃熬制不能破壳发挥药性,尤其是不能熬制蒸馏药剂,药渣中所剩药份多,浪费药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现有中草药煎熬器具构造繁复,熬药工序繁琐,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熬药工序简易,质量稳定,熬制质量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能充分利用药源,对于灵芝类中草药能破壳发挥药性,能熬制蒸馏药剂,使用方便的中草药新式煎熬机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它设有:熬药器底座、锥形集液帽、煎熬药加热器、液位计、十字架、旋叶风轮、测温计,熬药器底座是底座体为内外皮为不锈钢板内夹保温心、并在内夹保温心中镶嵌有电热件的熬药器底座;熬药器底座内腔套装有盛药网桶和与熬药器底座同轴心的底部装设有振动器、上部装连有十字架;在十字架上部装连有旋叶风轮、下部装连有防水密封灯;熬药器底座与锥形集液帽连接的接口凹槽上制有10-20个回汽溢流孔;还在熬药器底座的座体上还装设有液位计和插连有测温计。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锥形集液帽的出药液管连接有装瓶机;锥形集液帽和熬药器底座还连接有微电脑自动控制器,微电脑自动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测温计、液位计,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加热器、锥形集液帽内的蒸馏冷却器、装瓶机。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熬药器底座内装设有高压釜,在高压釜的顶盖上分别装设有1-5个高压阀的排气嘴和顶盖中心装有旋叶风轮。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液位计是能加水带阀的管式液位计和电子式液位计的任一种与能加水带阀的管式液位计和电子式液位计共和两种。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振动器是由震动球外罩罩网组成的震球式振动器和电动振动器的任一种;加热器是远红外电加热器、燃气加热器、电加热器的任一种;测温计为热电偶测温计、电子式测温计的任一种。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锥形集液帽内的蒸馏冷却器是外装有循环水冷却机构的水冷式蒸馏冷却器和内装冰冷式蒸馏冷却器和氟冷式蒸馏冷却器和电子式蒸馏冷却器的任何一种。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微电脑自动控制器包括:主控电路、电源模块、电子式液位计、热电偶测温计、液晶显示模块U5、按键A1-4、加热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为输入AC220V、输出DC5V的直流稳压电源分别连接主控电路、电子式液位计、热电偶测温计为之提供电源,主控电路是由单片机U1连接时钟系统GZ、反相器U6组成,主控电路单片机U1的P1.2脚、P1.0-1.1脚、P1.7-1.4脚、P1.3脚、P0.0-0.7和2.2-2.2脚分别连接电子式液位计、热电偶测温计、按键A1-4、加热控制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U5,液晶显示模块U5、按键A1-4装连在的微电脑自动控制器壳体的主面板上,加热控制模块连接煎熬药加热器1和熬药器底座的电热丝电热件20。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其特征在于,按键A1-4分别为启动按键A1、温度调定按键A2、时间调定按键A3、装瓶机按键A4并联于主控电路单片机U1的P1.7-1.4脚。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加热控制模块由光电耦合器U7连接双向可控硅K、电阻R7-9、电容C3组成,光电耦合器U7接连主控电路单片机U1的反相器U6,双向可控硅K并联煎熬药加热器1和熬药器底座的电热丝电热件20。
上述新型的中草药煎熬药机器,所述单片机U1为STC12C5A60S2型微处理器;温度检测模块U4为热电偶;液晶显示模块U5为LCD1602A型液晶显示模块;光电耦合器U7为MOC3021型光电耦合器;反相器U6为7404型反相器;当然,亦可采用其它适用型的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模块、光电耦合器、反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孚,未经刘长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7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