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6248.X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梦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锦泰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8 | 分类号: | B23K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 不锈钢 本体 真空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焊接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时,例如圆盖类无氧铜与阀座类不锈钢本体,圆盖无氧铜包括环形密封盖和环形挡圈,环形挡圈垂直固定在与密封盖上,圆盖无氧铜套在阀座类不锈钢本体上后,环形密封盖需要与不锈钢本体焊接。
目前直接将焊条放在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的结合面处的缝隙上,也就是放在无氧铜上表面边缘处,然后经高温将焊条熔化流入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结合形成的缝隙中,由于焊条液体流向不均造成有气孔,这样方法容易使得焊接后的整体密封性能差,同时整体在缝隙处外表,会有部分未流入缝隙中的焊条残留物,影响正常装配的同时还影响美观,给人感觉质量不过关,影响产品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确保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焊接后,结合面密封性能好,外表无焊条残留物的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无氧铜的环形挡圈内外圈处分别叠放两个环形焊条,环形焊条与环形密封盖接触;
步骤二,在环形密封盖的焊接面上涂有液体助焊剂;
步骤三,将步骤一种的环形密封盖配合在不锈钢本体上;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的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结合体锁紧;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结合体倒置放入真空炉中,温度设定为880°-940°,持续3-5小时后取出。
在步骤一中,环形焊条经胶水粘在环形密封盖上,环形焊条截面直径为0.6mm-0.8mm。
在步骤四中,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副防粘套和垫板,经螺栓和螺帽锁紧。
所述的防粘套为陶瓷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将环形焊条套在无氧铜环形挡圈内外圈处,与不锈钢本体配合后,倒置放于真空炉中高温使得环形焊条熔化,由于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配合后放置放置,这样做的好处是环形焊条熔化后,液体直接在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缝隙处,实现有效焊接;此外,在无氧铜的环形密封盖上涂有液体助焊剂,能够使得环形焊条熔化后,液体沿着涂过液体助焊剂的位置走,不会流到环形密封环盖外面。因此采用本发明设计的方法焊接后,能够保证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焊接后内部链接牢固,外表没有任何的焊条残留物,不至于影响后期与其他部件装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一种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真空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无氧铜的环形挡圈内外圈处分别叠放两个环形焊条,环形焊条与环形密封盖接触;即在环形挡圈外套有两个叠放的环形焊条,在环形挡圈内嵌有两个叠放的环形焊条。此处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本发明设计时,将环形焊条放在内部,而现有技术放在外表。
步骤二,在环形密封盖的焊接面上涂有液体助焊剂;涂有液体助焊剂,能够使得环形焊条熔化后,液体沿着涂过液体助焊剂的位置走,不会流到环形密封环盖外面。
步骤三,将步骤一种的环形密封盖配合在不锈钢本体上;拧到位。
步骤四,将步骤三处的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结合体锁紧;保证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缝隙更紧密,为后期焊接最好准备。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结合体倒置放入真空炉中,温度设定为880°-940°,持续3-5小时后取出;此处非常的重要,倒置后的环形焊条熔化后,液体都被环形密封盖内表面接住,而环形密封盖内表面正是与不锈钢本体内壁焊接的连接部位,所以熔化后的环形焊条恰到好处的将两者粘接起来。倒置后放入真空炉,温度从室温慢慢的加热到设定温度,然后再从设定温度降到室温,实现冷却,时间和温度两者坐标形成一个抛物线状,冷却后,开炉得到焊接体。
在步骤一中,环形焊条经胶水粘在环形密封盖上,环形焊条截面直径为0.6mm-0.8mm。
在步骤四中,环形密封盖与不锈钢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副防粘套和垫板,经螺栓和螺帽锁紧。所述的防粘套为陶瓷套。防粘套的作用是避免在真空炉中无氧铜和不锈钢本体与垫板粘接在一起,在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下,垫板的作用就是夹紧无氧铜和不锈钢本体。因此采用本发明设计的方法焊接后,能够保证无氧铜与不锈钢本体焊接后内部链接牢固,外表没有任何的焊条残留物,不至于影响后期与其他部件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锦泰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锦泰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信息融合方法
- 下一篇:无线电模型更新